童年之约_作者:早艺(21)

2017-12-27 早艺

  褚队长见问不出什么,就让他在笔录上签字,放人。

  此案审结以后,也留了个尾巴。是谁向岗亭投了那块小石子?你们说奇怪不奇怪,凡是有周怀袁参与的案子,都会留一个奇怪的尾巴。”

  “第三个案例,通报上说解放军某部家属大院失窃一块古砚。案件跨时有二个月,不能断定具体作案时间。但有人举报在失窃之前A105看过此砚,而且曾到过那个军队大院。通报同样说得含糊其词。

  实际qíng况说来就话长了。几年前,有两家小私企同时研制一种有机硅的新材料,据说可以耐二千度以上高温。二pào和军事科学院对该项成果联合做了鉴定,一致认为在军事上很有前途。二pào上层正想鼓励民营企业搞军工,决定扶持这个产品。两家企业当然要争当试点,不光可以得到数额可观的科研起动资金,而且将来产品定型后长期销售给军方,那是一种什么辉煌前景?

  军方负责此事的是二pào一个处长。明明领导内定是让两家一起上,但这位处长却迟迟不予宣布。两家企业不知就里,于是都改变思路,从技术竞争转为人事竞争。厦门的那家老板姓席,是个巾帼须眉,做事果断泼辣。得知这位上校是个风雅儒将,喜好笔墨,还是军中书法协会理事。她立即开展社会关系总动员,连续三天,通过邮件、短信、电话、面谈,请求国内外所有亲戚、朋友、同学、下属、上级,帮助谋划打点礼品。但这种礼品不易找,档次高的短时间也搞不到,还担心对方敢不敢收;档次低的又入不了贵人的慧眼。终于一个高中时的同学来了回复,说她想起一个远房亲戚有一方古砚,必能博处长喜爱。席总便连夜驱车上千公里自福建厦门到江西九江,拉着那位同学又奔向湖南长沙那个亲戚家,几乎是用半绑架的方式把宝物持有者马不停蹄再请到济南,找当今砚雕名家蒋天明,对那方古砚作鉴定。当专家确认此物确系北宋苏东坡之物后,这位老板软泡硬磨,以重金夺了过来,然后直上北京,赶在一个星期天下午进了处长的家。

  见面过程十分简短。

  席老板:‘这次去保定订购一台仪器,顺路进京来拜望魏处长。给您带了一件小礼物,北宋苏东坡的砚台,找蒋天明看过了,是件真品。’

  魏处长:‘席总一路辛苦’。说着掀开盒盖,略略瞅了一眼。他看到的是一块如铁如玉,古朴典雅的宝,心中不免窃喜,脸上也就不再冷若冰霜,说:‘礼太重了,受之有愧啊。香山红叶正当时,席总不妨去欣赏欣赏层林尽染的美色。两天后长安街有一场万人太极拳,也是盛举,可遇而不可求的,值得一看。’

  席老板:‘家里实在太忙,我得马上回去。’

  魏处长:‘项目的事,快要下达了。你安心回去等好消息吧。’

  席总回到厂里,心中十分得意。她和几个心腹一起喝酒庆功,自诩地说:‘这次行动,可以说是理千头万绪,访千家万户,走千山万水,说千言万语,道千恩万谢。但总体上是顺利的。就看无锡老苗出什么招了。’老苗就是另一家竞争对手。

  可是事qíng的结果却大大出乎席总意料。大约过了二个月,她吃了千辛万苦,化了千金万银搞的东西被退回来了,退回的却是假货。接着消息传来,老苗去北京签约了。席总一下子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于是破罐子破摔,一封举报信寄到二pào纪委,控告魏处长受贿。

  那么魏处长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原来他在收了这份礼品后,一直戎马倥偬军务繁忙。过了二个星期,终于偷得浮生半日闲,砌了一壶茉莉花窨焙的蒙山龙雾香片,准备细细品赏这枚战利品。待得取出一看,顿觉有异。手中这方砚台,模样也算神似,铭文也都齐全,已不是第一眼看到时那种温润细腻,黑中泛青的光泽。更要命的是,没有了岁月所赋予的厚重感。想到对方竟用新砚糊弄自己,气就不打一处来。他忽然记起席总说这东西找蒋天明看过,难道自己判断有误?他决定见一见蒋天明。

  又过了一段时间,他找了个机会出差济南,拜见了蒋老。专家给的答复很明确,厦门席总拿来的砚台确系东坡之物无疑,魏长官手里这一块虽然也是龙尾石,工艺也很bī真,但是块新石头。老魏恼羞成怒,就在济南找了一家邮局把砚台寄还给席总,还附了一封短信,说我魏某人虽是一介武夫,附庸风雅,但当代名家所制jīng品砚台倒也有好几块,不劳席总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