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店里来了一个中年农民,听口音是近郊人士。他说亲眼见老爷子受了伤,所以前来探望。谈方玉自我介绍是赵老板的儿子,把他引入内室jiāo谈,得知了赵宋受伤的原因。
这个农民是平度县小降村人,名叫陆桂男,因为老实憨厚生财无门,家境十分贫穷。两个月前偶尔在电视节目上看到,一个方型青铜器具,说是商周之物,很值钱,就想到自己家里粮囤里那个黑不楞敦的东西非常相似。有一天他偷偷携带此物进青岛,到李沧区的一家古玉坊文物商店咨询,店老板说那叫青铜方罍,表示愿出十五万元收购。他心头狂喜却没舍得卖。
这人既无见识也无心机,消息不胫而走,闹得村里沸沸扬扬,来看的人踏破门坎。几个老邻居是见过这个东西的,说没成想这么一尺来高的黑罐罐居然值那么多钱。以前没见过的人,看到以后就赶紧回家去翻,看看祖宗们有没有给他留下什么意外之财。
过了几天,又有话传开了,说陆桂男的东西是地里挖到的,应该上jiāo,隐瞒有罪,村民不要参与,不要胡言乱语。最初传出此话的是村支书陆永忠的堂弟陆远孝。听到这个信号,大家都明白了,飞短流长戛然而止,瞪大眼睛看事态发展。果然不出二天,陆永忠带着人到陆桂男家,要他jiāo出文物。
陆桂男问:“我家的东西凭什么要jiāo公?”
陆永忠说:“有确凿证据,你是地里挖到的。国家规定出土文物要主动上缴。你隐藏不报属于违法。”
陆桂男问:“证据在哪里?”
随从人员陆远孝拿出几张照片。
陆桂男一看,照片是晚间拍的,黑沉沉的夜色中,有几张是陆桂男在挖地,有几张是陆桂男捧着一个中间大两头小的方形物体,酷似那个青铜斗。他突然想起前几天的一件事。那天傍晚,陆远孝拿来一个中间有孔的水泥块,说是路标桩,明天上面来检查工作,要cha一个路标。叫陆桂男把桩基先埋到自家地里。
陆桂男就争辩说:“这不是你叫我埋的路标桩基吗?”
陆远孝说:“胡说八道。哪有此事。”
陆桂男冲到地头一看,哪里还有什么基石,连挖的坑也被浮土填了。回到家中妻子正在哭泣,东西已被取走了。
第二天一早陆桂男到派出所报案,值班民警对他说:“你又不是失窃,诬告是有罪的。文物的事不归公安,有问题去找镇里。”
他跑到镇政府,一个年轻秘书接待了他,说:“你这事我清楚。国家文物保护法规定,出土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陆桂男说:“我是祖上传下来的,不是出土文物。”
秘书说:“你不是看见照片了吗?怎么还qiáng辩?”
“那照片是上周埋的基石。”
“你还是没有看清楚啊。照片上有日期,是年前的了。”
“那日期肯定是假的。”
“脑子不清楚。我劝你不要闹了,给文管局知道,就一点回旋余地都没有了。回去和永忠书记好好商量,看看怎么解决。”
回到家里,村民又聚了一屋子,说什么话的都有。
“如果换是我,他书记要我就给,他也会领qíng的,日后他政策上放宽一点,我就从公账上补捞回来。”
“也许书记说的是真的。如果被上面知道来没收,你一分钱也拿不到。不如让他去找找门路,他人头熟,搞个二万三万奖金回来,你也平了这口气了。”
“你有本事就不要住在这个村,不要归他管。否则在这件事上翻了脸,以后怎么过?”
奇思妙想层出不穷,扰得陆桂男心乱如麻。午饭也没吃又出去了。他再次来到青岛古玉坊,把事qíng对老板说了,问老板国家是不是有没收文物的规定。
老板说:“国家确实有这规定不假。但你们村支书化那么大jīng力搞几张假照片,肯定不是为了国家。他是自己想要这件东西。你有麻烦了。这叫怀璧其罪,说了你也不懂的。”
陆桂男求老板帮忙,能不能想办法救救他。老板说:“村书记只怕镇书记。我与官场不熟,能帮你什么?你一个小百姓,这么一件小事,谁肯帮你。不过------”
陆桂男见老板犹疑着不肯说,再次恳求:“老板做做好事,你一定有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