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方玉说:“看来警方还没抓到那个土豆。”
石玲说:“要不要告诉警方?”
谈方玉说:“二人都已逃跑,这个信息对警方有多大意义?”
石玲说:“那倒也是。警察蜀黍们必又七问八问,乏味得很,算了。”
谈方玉说:“我担心的是你。近期没事不要单独出来。”
石玲说:“不单独是什么意思?和同学们一起可以吗?”
谈方玉说:“你们同学又不知道内qíng,也保护不了你。”
石玲说:“襟怀倒是坦白一点呀,闪烁其词,yù盖弥彰。唉,我失去自由了。”
谈方玉笑了。
☆、第十四章 校舍探秘
谈方玉心里有个疑问。那天早上二人一起吃汤包时,石玲言谈中似乎不承认自己是青岛人;但她又明明石家村出身,还说母亲不带她去华严寺。她当面称老人奶奶,背后只称石奶奶,不象一家人。对此,他要查个水落石出。他化了两天时间,在琴大医学院网上寻找石玲。无论哪个学科,临chuáng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药学、眼科、生理科、影像科、检验科、口腔科、生物技术、食品工程;无论哪个年级,一年级到七年级;也无论什么班,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短期培训班,输入石玲,一概回复查无此人,连石琳、石灵也没有,居然没有一人姓石。
他决定单独去一次石家村,问问石奶奶。
石奶奶见到他,起初很高兴,砌了茶,还做了个小点心硬要他吃。当谈方玉说起自己看上石玲,要追求她时。石奶奶问道:“你们那天一起来,我以为已经处上对象了。不是吗?”
谈方玉说:“没有。她不是你孙女吗?你一定了解她的脾气,能不能说一些听听。”
石奶奶说:“既然你问到我,我也不再瞒你。她不是我亲孙女。我是村里的五保户,世上已没有一个亲人。有一次得了败血症,生命垂危,医药费用非常高。石大叔找青岛电视台帮忙。电视台一播出,第二天石玲就到医院来看我,愿意负责我的所有医疗费用,还每天晚上来陪夜,一直到出院。以后就每半个月来看我一次,已经二年多了,从来没有间断过。”
谈方玉说:“她在医学院念书,可是医学院没有叫石玲的人。那是怎么会事呢?”
石奶奶:“她真名不叫石玲。她关心孤寡老人,又不想让人知道。到我们石家村来,就取了个名字叫石玲。”
谈方玉说:“那真名叫什么呢?”
石奶奶:“我们也不知道啊。她坚持要这样做,我们又拗不过她。只好随她了。全村都叫她石玲。”
谈方玉:“我想和石玲好。您老人家能帮助我吗?给我出出点子。”
石奶奶:“也不怪你,这丫头俊是确实俊。虽说你也不差,不过很难。她早年有一个要好的男朋友。她一直在等他,别的小伙子看不上眼。我劝你死了这条心。”
又是一个星期六,谈方玉送石玲去石家村现在已是定例。自从石玲开车进过村,后来每次都直接拐进去。到了石奶奶家,见老人正忙着张罗裹粽子,说今天是端午节,又逢六一。石家村小学上午庆祝活动,下午放假。她要在中午给每个小朋友发一个粽子。学生和老师有二百来个,石奶奶请了几个帮手,包的包,煮的煮。石玲也立即参加了进去。
谈方玉不会裹粽子,也就不去凑这个热闹,到村里逛了一圈。看村里qíng境,和高密那边大同小异。就是小学校舍倒是新建的。主教育楼三层,每层一条走廊,一排教室,课堂里光照很充足。
中午学生开饭,谈方玉帮助石玲把粽子运到食堂。孩子们排队领取,有要豆沙馅的,有要鲜ròu馅的,嘻嘻哈哈十分开心。
石玲带着谈方玉到一处平房,这里是图书阅览室。房子挺大,约有一百来平方。中间连着放二张大木桌。东墙书架上,有几十本书。
石玲盯着谈方玉说:“谈经理难道不想做点什么吗?”眼神清亮如水。
谈方玉其实已经知道石玲带他来这里的目的,立即回答:“悉听石家村爱心大使石玲小姐安排。”
回到食堂,石玲把石校长请过来耳语了一阵,然后大声宣布:“同学们听好了。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市里唐宋文化传媒公司的谈经理。他想给我们学校捐赠一百册图书。下午三个高年级各派一位同学,跟随谈经理到他公司去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的要分别帮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挑一部份适合他们看的书。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