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早餐正好等到了去大渔村的公jiāo车,爷爷奶奶家在海边,坐公jiāo的话要两个小时,绕过一座山,一路颠簸到山那边的海岸边。山的这边是一片田野,南方地带的地里产的是水稻,从仓兰镇出来的十几分钟车程,左右两边都是huáng澄澄已经压弯了腰板的穗稻,现在已经快到丰收的季节了。再过去就是公路,这里jiāo汇着附近各个小镇的车辆往来,往北走的话就是县城市区;西面是顾爸爸顾妈妈上班的地方;公jiāo的终点站在反方向,一路向南,一圈圈绕上临海的山,再绕下去,晃晃悠悠得抵达大渔村。
顾爸爸年轻的时候是游泳一把手,听妈妈说她刚认识爸爸那会,他还三天两头带着她海边玩,其实不只是海边风景美适合约会,更多的是顾爸爸喜欢水,喜欢游泳,从小在海边长大的他还能下到海底去捞贝壳。大渔村除了海鲜,更加盛产各种各样的紫菜海带之类的海产品。顾芝芝小时候就是吃这些海里的生物长大的。
这种城乡的公jiāo车没有固定的停靠站,只要是在不阻碍jiāo通的地方,旅客可以随时下车。爷爷奶奶的家在村口,家门出来就能看到一望无际的海,后面再隔条小道就是山。所以顾芝芝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来爷爷奶奶家玩,每逢暑假必来,海风最是晒人,只要是夏天,顾芝芝必定会黑上个几度,还好她遗传了顾妈妈的好基因。只要捂上个冬天就能白回来,不然的话照这一年一晒的频率,她应该直到现在还是个黑小妹儿。
老人家觉浅一向起得早,老两口一早就接到孙女的电话说要来看他们了。顾爷爷年轻的时候是村里的打鱼一把手,只要他的小渔船一出去,就没有一次不是满载而归的,现在年纪大了,已经出不了海了,但陪伴了他大半辈子的小渔船依然还在。村里年轻的小伙子也有没有渔船的,经常会来跟他借上一回出去兜一圈回来打打牙祭。
他吃完早饭就去村尾的卖鱼佬家提了条早上刚捕回来的鱼,顺路又看到路边有卖螃蟹的,也选了一兜篓回来,打算让老伴放锅里蒸熟了吃。
顾爸爸的手艺是跟奶奶学的,顾奶奶是个传统的家庭妇女。这一辈子一分钱都没挣过,但是家里的各种活计都是她cao劳的,弹棉被织毛衣纳鞋底,厨艺也是自个摸索出来的,她是慢条斯理的老太太,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井井有条的,用现在的话说还有点qiáng迫症,什么东西你就该在什么样的位置。任何物件哪怕是一针一线都是安置地妥妥当当。年轻的顾妈妈是个丢三落四的粗心鬼,为此还一度不得顾奶奶的喜欢。
老太太有大半年没见到顾芝芝了,平日也就偶尔打电话跟孙女唠唠嗑聊会天,她最大的爱好除了织毛衣就是聊天。聊天对象最多的还是跟她一样年龄相仿的老太太,要不就是老伴,她也有点嫌腻味。所以今天早上开始心qíng就不错。她打算做个三菜一汤。
老爷子提回来的鱼还算大,她打算一分为二做两道菜。一道就是顾芝芝小时候最喜欢喝的鱼头豆腐汤。
也不是,“这丫头平日里挂在嘴巴上的最喜欢太多了,信不得。”她结果老伴手里的鱼笑呵呵得跟他调侃了句。
先把鱼斩成三段,中间留大头,待会做个溜鱼片。剔除内脏,片出鱼骨和鱼尾鱼头一起炖汤。鱼身斜刀片成薄片,再逐个用刀背轻轻敲打,使其敲到两倍大,鱼片薄而不烂,敲打好后的鱼片加点淀粉,jī蛋清,料酒,盐,白胡椒粉,面粉拌匀,放置一旁腌制待会再用。
鱼头洗净斩半不断,取一块老豆腐切成小块,生姜去皮切片,香菜切段,葱切段备用。把锅烧热用姜擦拭锅底,锅中放油,放入鱼头,煎至鱼头双面呈金huáng色,注入清水没过鱼头,放入姜片、葱段,大火煮至沸腾,改中小火煮15分钟,直至汤呈奶白色,放入豆腐块轻轻搅匀,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焖煮10分钟。最后加入盐、jījīng和白胡椒粉调了些味,出锅撒入香菜。
溜鱼片和螃蟹比较简单,腌制好的鱼放入油锅稍微炸一会捞出,锅里放葱姜爆香,把事先准备好的胡萝卜和青椒炒熟加入泡发好的木耳和炸鱼片再调个味勾个芡汁就能出锅了。
老爷子最好的就是这口螃蟹了,平日里自己也爱折腾些什么酒浸生蟹,她可吃不来,孙女跟她一个口味,喜欢蒸着吃这原汁原味的。用刷子洗gān净这还到处活蹦乱跳的螃蟹,稍微用白酒腌个半小时,切几片生姜,直接大火上火蒸煮十五分钟。再用蒜末和姜汁调一个醋汁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