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日子中,我的生活相对比较平静。因为,通过每天的电话联系,我知道父亲的qíng况相对来说比较平稳,并未出现什么显著的变化。
第130章 拖字诀
又过了一个年。只是,今年与往年相比,全没了喜气。少了父亲的chūn节,让人颇感冷寂甚至萧条。
首先跟各位关心我的书友们道个歉:“不好意思,断更了!”这其实是相当无奈的事qíng,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逢年过节都得赶往老家。当然,今年还多了祭拜父亲这一项。父亲不在了,很多事qíng都得由我来忙活。由于“忙”,所以没能抽出空来写作。当然,即便是能够“写”,在老家没有网络的qíng况下,也无法“更新”。虽然有难以克服的客观因素存在,但我还是想对热心的书友们说声“抱歉”。
在新年之前,我写得相对来说比较慢。这种“慢”可不仅仅体现在字数上。我给自己定了个硬xing目标,每天至少写两千字。为什么不定得更多些呢?那是因为我还有正常的工作以及家庭的繁琐要处理。太多了,就会影响到日常工作和生活。我只不过是一个“业余写手”。因此,还请各位不要对我期望太高。当然,我这里所说的“慢”,更主要的是体现在qíng节上。为了纪念父亲,我基本上事无巨细皆不放过。我想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最主要的是给自己留下一份最最珍贵的回忆。时间会冲淡一切。我希望,当自己对父亲一生中最后的那段开始逐渐淡忘的时候,还能从现在所码文字之中想起曾经父亲身上所发生过的点点滴滴。从感qíng上来说,我真的很难接受父亲已经过世的残酷现实。因此,我在写的时候,就一直在“拖”。我一直竭尽所能地“拖”着父亲。在我的意识中,似乎只要不写到父亲闭上双目,那么父亲就一直存在着。虽然这只是我jīng神世界中的存在,但我就是狠不下心来。
新年的第一更,我依然qíng不自禁地使上了“拖”字诀。也许,你们会感到无比的厌烦。但,为了父亲,我哪顾得了这许多。
其实,我心中无比清楚,自己所能“拖”的就只能是悲伤的qíng绪。我再怎么“拖”,也已经无法扭转父亲已然过世的局面。也正是因为“残酷”,我才难以接受,我才想方设法地回避现实。
前天,也就是正月初五,我们给父亲上了坟。按照我们这的风俗,刚过世的,在第二年的正月是要上“新坟”的。至于原因,我不是十分清楚。在我想来,应该是过世之人在另外一个世界也需要新气象(新年新气象)吧。
这一天,我们一早就起chuáng了。据说“上新坟”,不仅需要化冥币,还得准备六样不同的菜肴。从时间上来说,“上新坟”也是有讲究的,一定得赶在中午十二点之前。我一直是个无神论者,因此对这些方面的道道儿就不怎么上心。但此刻轮到父亲了,我居然非常难得地相信了起来。我知道,人过世之后,肯定没有所谓的另外一个世界。然而,那时,我竟然怀着一个与自己的信仰完全背离的qiáng烈愿望。我希望,父亲能够去到另外一个美好的世界,能够在我们“上新坟”的时候收到冥币,能够在我们“上新坟”的时候品尝到他生平最最喜欢的食物。因此,这一天是我整个chūn节假期中唯一地催促饭菜的一次。在我的催促之下,除了孩子之外,其他人都忙活了开来。老婆使用煤气灶,我自己则忙着烧火(农村的灶台可是需要在灶膛内生火的,否则就没有足够的热力做饭),而母亲就在灶台上忙活……
至于冥币,在之前早就准备好了。有一部分是母亲折的。母亲是怎么折的,我并不清楚。还有一部分是我和老婆折的。老婆折的方法,是将两张对放一处,然后围着按着的一手的大拇指绕一圈,最后一拉,就成了一元宝状。那是跟一老和尚学的。据那老和尚说,学到熟练处,一天可以折上万份。我这个人动手能力有些差,因此没能学会。不管能不能折上万份,反正老婆折叠的速度要比我快得多了。我使用的是相对繁琐一点的方法。就是对折再对折,然后将开口的其中一边小幅度折起,最后往上翻起,也就成了一个小型元宝。慢是慢了点,但好处是,一张就可以折出一元宝。
在一切即将准备妥当之际,我就将家中的小推车推出。先将小台子放上去,然后是小凳子。来到厨房,我将热气腾腾(据说供奉先祖之时,饭菜是需要热气的。看到往上蒸腾的热气,也就说明先祖们在开始享用后辈们的供奉了。纯属民间流言,请不要当真。)的饭菜有序放置于篮子之内,拿上筷子,就将之提到小推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