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崩泪流_作者:飘无踪(353)

2017-12-20 飘无踪

  我看到抬棺材的众人脸上都不禁露出些许心痛之色,不过他们又无可奈何。毕竟堂哥所说也是合qíng合理。

  在去掉必要的费用之后,算下来,抬棺材的八人已经划不到每人二百元了。最后,领头那人以组织者自居,多拿了一百元,其余七人只得不到二百元。当然,除了这“跃坑”所分得的收入之外,他们还能从主家拿到应得的一条香烟。只是,这香烟可没玉溪那么名贵罢了。

  现在想来,这“跃坑”风俗的出现,很大程度就是为了替主家省下一大笔开支。本来,亲人过世,主家之人就已经悲痛yù绝了。但在悲痛之余,主家之人还不得不为过世的亲人cao办后事。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白事的开支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因此,在有些影视作品之中才会经常出现“卖身葬父”这一qíng节。

  亲人过世,主家之人不仅要承受jīng神上的巨大打击,同时还要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人心都是ròu长的,谁能没有个同qíng心。于是,才会弄出个“跃坑”的噱头来。这样,一方面可以缓解一下悲伤的气氛,另一方面也能给予主家一定的经济支持,可谓一举两得了。更何况,“跃坑”的皆是除了孝子之外跟逝者关系最最亲近的后辈,为了自己舅舅(舅妈)或者叔叔(婶婶)、姑父(姑姑)出点孝敬钱,这也算是合qíng合理。从感qíng上来说,“跃坑”之人根本就没有丝毫拒绝的理由。

  有句俗话叫“存在即为合理”,这说得一点也不假。从“跃坑”的这一小小风俗之中,我们就不难看出中华文化之中所蕴含的“人qíng”和“智慧”。所以,我们千万不可小看自己身边的各种风俗习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无一不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最宝贵的财富。

  第273章 扫尾工作

  落葬完成之后,也就意味着父亲的白事已经基本结束了。接下来,我们所要做的不过就是些扫尾工作而已。

  这么大的事qíng,宴请如此多人,谁来谁不来,你根本就不可能完全弄得清楚。因此,所准备的各式菜肴也就不可能不多不少刚刚好。一般qíng况之下,主家都会多准备一些以防止出现菜肴不够的尴尬局面。当然,此次,我家也是如此准备的。不过,多到的菜肴也并非完全没有用处。

  虽然亲朋们都已经离去了,但自父亲手术出院后回家至今,左邻右舍们都帮了不少的忙。再加上这次父亲后事处理过程中有不少乡亲自发前来相助,也许这些相助之人最终获得了五十元的微薄报酬,但从感qíng上来讲,我们还是有必要再对他们表示表示的。因此,母亲和我一致决定,今天晚上将所有帮过我们家忙的左邻右舍尽皆请过来吃上一顿以示我们的感激之意。

  与宴请朋友们不同,这顿晚宴并非正式,再加上人数有限,最多四桌,因此,我们决定这次就不用家宴了,有我们自己人动手。这样一来,也能节省下一笔开支。当然,我们家所请家宴也是熟人,乃是本族一个远房后辈。所以,人家倒也客气,知道我们今天晚上要宴请宾客,因此特地留下桌凳。他的这一慷慨之举,为我们省却了不少麻烦。否则,我们就得要四处借用桌凳了。

  与昨晚的正餐相比,今天晚上虽然人少了许多,但毕竟还有四桌,因此还是需要些人手忙活的。在此关键时刻,就显示出亲疏之别了。我们家的人自不必说了。除了我们之外,婶婶自然是推卸不掉,跟需要守夜的那几晚一样,所有的菜肴依然有婶婶掌勺。堂嫂自告奋勇地打杂,而母亲则负责往锅灶添柴。再加上姐姐和老婆帮忙洗碗碟、端菜啥的,其实也已经能够忙得过来了。但,偏偏,与我家关系较好的几位妇女一定也要帮帮手。当然,这些天来,这几位妇女同志对我家的帮忙也是最多的。不管我们如何劝说都不行。到后来,她们就直接反客为主,搞得姐姐和老婆反倒像客人一般没什么事好做了。

  由于各式菜肴都是现成的,因此根本就不需要太多的准备。在晚饭时分将近的时候,就由叔叔、堂哥和我分头去将预先约好之人请过来吃饭了。

  这一顿就只是为了加深与左邻右舍的乡亲们之间的感qíng,因此吃得比较随意,席间,气氛也是相当融洽。直到晚宴将近,母亲、婶婶以及帮忙的那几位女同志才围在厨房的小圆桌上就着多余的几样菜肴将就着吃了起来。

  总的来说,虽然多备的菜肴确实多花了一些钱,但其发挥出的凝结乡亲间感qíng的作用就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了。所以,我之前才会认为“多到的菜肴也并非完全没有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