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崩泪流_作者:飘无踪(354)

2017-12-20 飘无踪

  这一晚,是我感觉有生以来睡得最香的一次。第二日起chuáng之后,我又继续忙碌了起来。因为,必要的扫尾工作还未能全部完成。我这个人并不习惯欠债,所以首先想到的就是将所拖欠的各种款项与别人结清。

  今天一早,做家宴的就过来拉桌凳了。我在表示感谢的同时传达出现在就要与其结清账目的意思。

  那人一听,立即客气地说道:“都是自家人,急什么?你先去忙其他的事qíng吧,等什么时候有空了再与我结账。”

  我知道他说的乃是故作大方之词,但不管怎么说,听了之后,我还是感觉心中一阵温馨。“哥(那是因为他比我年龄大,所以我才如此称呼。在我们村,有很多人实际上是比我辈分低的,但由于他们年龄比我大上许多,所以见面之时我一般都会客气地称呼一声‘哥’),该忙的都已经忙的差不多了。现在,将还欠的账结清了,我也好去上班。”

  听了我的话,做家宴的就不再坚持,赶紧坐到桌旁,并将随身携带的账本翻开。

  见状,我就知道面前这位实际早就有了趁着过来收桌凳的时机结账的打算。也许你会觉得这种人很虚伪,其实,那也只不过是很多中国人所喜欢的为人处世的一种方式而已。倘若,那时我真说“等等再结账吧”,那么他也会就此同意的。只不过,从内心深处来说,他更希望当时就将账目结清。因此,倒也不能说他就是虚伪的。

  做家宴的当着我的面,将他所记的账单一一算给我看。在得出总数之后,他让我再核实一下,看看他有没有什么算错的地方。在确实无误之后,正待我将钱如数给他之际,他却坚持要跟我家所记的账目再核对一遍。

  “哥,有这个必要吗?难道你的为人我还信不过?”我当即一边表态一边将两千多元的现金递过去。

  但,做家宴的却坚决不收。他义正言辞地说:“我做事向来都是清清楚楚的,从不留闲话给别人说。我记得,每次送ròu过来的时候,你家都会有人记账。你将那账本拿来对一对,如果确实没有什么问题,那么我再收钱也不迟。”

  我知道,他说的是我老婆。其实,我们所结之账,可不单单是做家宴的费用,还包括之前宴请守夜之人时往其购买猪ròu的钱,以及在正餐之时向其购置的排骨钱。因为,做家宴的那人同时还兼做猪ròu买卖。我见他实在坚持,无奈之下,只得将老婆和堂哥叫来。在他们确实猪ròu、排骨的数目和价格以及每桌饭菜的劳务费完全对得上之后,那位做家宴的方才欣喜地接过他所应得的报酬。

  虽然表面来看,做家宴的似乎给主家增添了少许麻烦。但,这种故意增添麻烦的方法却是他的jīng明之处。正是通过这样的麻烦,方才证明他的诚实之处。做生意最大的诀窍就是“以诚信为本”,只有诚信经营,生意才会越做越大。经过一通核对之后,他在主家心目之中就会深深地留下一个“诚实”的良好印象。以后,主家再有事,或者主家的亲朋有事,人家才可能因为他的“诚实”而再次光顾他的生意。

  第274章 坚持端饭

  与做家宴的结账之后,我就来到小店。在办事的时候,所缺的零零散散的一些东西比如油盐酱醋、灯泡之类的,我们都是直接从小店里拿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大项就是十来条香烟。当然,十几条香烟是远远不够的,但人家小店乃是小本经营,当时就只有那么多。其它短缺的香烟是我们从市区买来的。这所有的杂七杂八的物品加起来,也已经将近两千元了。

  将所欠款项全部还清,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所借之外一一还清。当然,按照风俗,每还一物之时,不管多少,我们都得要包上红包。

  待扫尾工作处理得差不多时,我们就必须要回市区了。不管怎么说,孩子的学业总耽搁不得。在这个时候,我们就面临了一个新的难题,那就是母亲的安置问题。

  依着我们的意思,gān脆全家人包括母亲在内都去市区。不过,母亲却坚决不同意。母亲说,她要在家坚持天天为父亲端饭。“端饭”也是我们这里的风俗之一,就是在亲人过世之后的一段时间之内(一般是从过世到断七或者上家族祠堂为止),要每天早、中、晚将热气腾腾的饭菜端到牌位之前让刚刚逝去的亲人享用。这所准备的饭菜都要是逝者生前所爱之物。比如说父亲生气好酒,所以,每顿饭除了备上父亲所喜爱的饭菜之外,还得为父亲沾上一大杯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