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坟帽上的彩纸已经因为落色而变得陈旧了,但那四棱台状的泥块因为有糙根倒依然如故,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只不过,现在,似乎并不是修葺坟头的时候,因此,对于坟头的裂纹和彩纸的褪色,我们皆选择置之不理。
我们将带过来的衣物统统放置于父亲的坟前。然后,就按照顺序依次于墓碑前行跪拜大礼。在我们跪拜的同时,二舅和八十多岁的老人则负责在一旁点燃huáng纸。待所有人跪拜完毕之后,再用huáng纸将父亲所有的衣物点着。衣物之类的皆是易燃之物,因此眨眼睛,一大堆衣物就被火光所吞没。也许是因为天黑,我们看到的就只有冲天大火,而没有滚滚浓烟。
我有些失神地看着那被火光吞没的父亲衣物。其实,我真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要将父亲生前所有用过的东西全部烧毁。所谓睹物思人,能够有一两件留着纪念也是好的。但,在我们这里,似乎只要是死者之物,就都被归为不吉祥一类。人们对于这些不吉祥的东西完全抱着一种“除之而后快”的心态。别人如是想也就算了,但作为最最亲近之人也这么想,就有些让我难以理解。
“回去了!这些一时半会儿是烧不完的。”八十多岁的老人见我凝视着火堆不动,就好心地劝说道。
在老者的提醒之下,我回过神来,“哦”了一声之后,就随着众人往回走去。
返回的路上,八十多岁的老人继续说道:“上次(指落葬的那一次),那大火整整烧了(下葬之后,亲朋们所送的花圈、花篮以及huáng纸皆被运到父亲坟前并一起点燃)一个晚上。那熊熊的火光,几乎照亮了半边天。”
不知道,鬼魂是不是怕火。倘若不怕的话,说不定在火光的吸引之下,他们会全部聚集过来,围绕着篝火为父亲举行一次盛大的欢迎仪式。
从封建迷信的角度来看,鬼魂还家之日,就是鬼魂真正意识到自己已经亡故之时。在最后一次回家看看之后,鬼魂会再次返回墓xué。因此,我们在坟头的举措,应该是给父亲一个了断,将所有父亲所用之物皆焚化送去,好让父亲能够安息。迷信,迷信,皆不可信。我之所以将这些细节写出,只不过是出于对本地风俗的一种尊敬而已。
第281章 观念相冲qíng不冲
除了“五七”之外,还有个“七”是我们这里的人比较看重的,那就是最后一个“七”,也被称之为“断七”。所谓“断七”,就是指在亲人过世七七四十九日之后,就不再“做七”了。
正是因为,这是为亲人所做的最后一个“七”,所以这次的“做七”一般都会搞得隆重一些。倘若是年龄较大的老人,那么后辈们通常都会将之当做一件大事来cao办。请专门的法师团于家中设上道场。到时候,一众亲朋好友也会特意前来。经过一天的诵经超度,过世的亲人方能在另一个世界安生。另一个世界的亲人只有安生之后,才能够更好地保佑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后人们。反正,在“断七”之时搞得轰轰烈烈的,绝大部分都是相信封建迷信的,其中有人是真心为亲人着想,有人只不过是为了得到先人更好的庇佑,有人纯粹是做给别人看的(以此来标榜自己的孝顺)……
我自然是不相信封建迷信的,也不想做给人看,更不想标榜什么,因此在亲朋好友查问的时候,我一概qiáng调“不热闹”。“不热闹”是我们这里的方言,其意思就是不将父亲的“断七”当做一件事qíng来cao办,所以亲朋好友们也就不需要像参加父亲的葬礼那般携带礼金而来。
也许,在得到我的回复之后,有些想不明白的亲戚(毕竟,在农村,如同父母这辈,相信封建迷信的还是大有人在的)就向母亲查问qíng况。母亲的封建迷信思想可是很重的,因此知道了我的意思之后,母亲就大为着急了起来,并立即打了个电话给我。
“某某(我小名的代称),这‘断七’可是件大事。为了你爸的幸福,也为了你们的幸福,我们可不能早早了事啊!”
听了母亲的话,我就感觉有些头疼了起来。我知道母亲的脾气,就她那油盐不进的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想要改变可是千难万难。在不改变母亲封建迷信思想的前提下,如果我过于坚持,在父亲“断七”的时候什么都不做的话,那母亲势必会非常伤心。而且,我知道母亲之所以会打电话给我,肯定是因为知道了我对亲朋们的答复。为了不让母亲qíng绪激dàng,我出言就一定要谨慎。“妈,我知道。我只是跟他们说‘不热闹’了,也没说就什么也不做啊!”迫于形势,我不得不模棱两可地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