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不热闹’也不是不可以。”母亲用有些缓和的语气呢喃道。
“就是!人家刚刚才出了礼金,再让人家出钱,总有些感觉过意不去。再说了,这‘热闹’起来,我们也麻烦啊!我们总不见得为了这事向单位请假吧?”我赶紧附和着说道。
母亲本就有着善于替别人着想的优良品质,因此听了我的话之后,就大为赞同地回道:“嗯,照你这么一说,那还是‘不热闹’的好。只是,你知不知道在‘断七’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什么?”
闻言,我有些疑惑地反问:“是什么?”
“做法事啊!”母亲几乎是脱口而出。
其实,我是有所耳闻的,只是因为自己并不相信这些,所以对于详qíng却不是十分了解,于是就gān脆装作什么都不懂地问道:“做法事?做什么法事?”
“就是请和尚念经啊!”
“哦,我知道了。”
母亲感觉我的回答似乎不是很积极,因此就有些急切地解释道:“这和尚念经可是很重要的,你可别不相信!人家都说了,这念经对那边的人好处可大着呢!为了你爸,你可千万别再犯‘犟’了!”
其实,母亲的担忧并无道理。记得,有一次适逢祭祖的节日。不知道那天我哪根弦搭错了,硬是犟着不磕头。我的理由很简单,“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鬼神”。既然没有鬼神,那么我还跪拜个啥呢?“无神论”自然是正确的,因此,我的坚持其实也不算犯错。但,母亲却有着顽固的封建迷信思想啊!见我无论如何也不肯跪拜,就急得泪流满面。
一向温和的我,那一次却无比的倔qiáng了起来,无论母亲如何哭泣着求我,我皆不肯妥协。最终,母亲只得无奈地一边垂泪,一边替我磕了头,并一再请求先人的宽恕。在又急又气之下,母亲这一哭就连续了好长时间,以至于好几天都是双眼红肿。急、气之后,母亲又多了一股浓浓的担忧之qíng。因为,父母就我这一个儿子,所以母亲曾有意在我面前哭诉道:“像你这样,我和你爸百年之后可怎么办才好?”母亲这是在为自己担心呢!
经此一闹,已经深深熟知母亲脾xing的我就再也没有犯“犟”过。因为,我不想再让母亲为此而伤心。不管我信还是不信,反正就是磕个头,对我来说,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我知道,虽然仅仅只有那一次,但也就是那一次,对母亲的jīng神刺激却是无比的qiáng烈。所以,虽然事隔很久,但母亲却依然记忆犹新且依旧心有余悸。想到这里,我就赶紧宽慰母亲道:“怎么会呢!妈,这些方面我不是太懂的,你自己看着办就行了。放心,一切费用都有我们呢!”
听了我的话之后,母亲的心qíng明显好转了起来,语气轻快地说道:“我知道,这次为你爸办后事,你们已经用了不少的钱。‘不热闹’是替别人省钱,同时也是替自己省钱。我这个做妈的也不能不替自己的儿子着想,不是?我是这样想的,如果请一套班子,那么花费确实是有些多了。但不念经,确实又有些不好。所以,我认为,这次‘断七’不如就请一个和尚。有一个和尚念念经,为你爸超度超度,我觉得也就行了。当时,你外公、外婆‘断七’的时候,我们就是这么做的。”
虽然母亲用的是商量的语气,但我听得出来,她之所以说这么多,无非就是想让我接受她的建议。因此,我很慡快地回答道:“好,那就请一个和尚好了!只是,这到哪里去请和尚,我可不知道。”
第282章 法事开始
“这不用你cao心。我已经跟你姨舅舅(母亲姨娘家的儿子)说好了,让他帮忙请个和尚过来。”母亲的心qíng越发地好了起来,因此回答得相当快捷。
“姨舅舅请的是哪里的和尚?真不真?到时候,可别请个假和尚过来?”我有些不放心地问道。
“放心。都是亲戚家的,不能来糊弄我们。你姨舅舅说了,那和尚跟他很熟,因此价格方面绝对便宜。”
听了母亲的话,我就知道自己不方便再多说什么了。反正,我对这本就不是非常相信,因此所请的和尚到底是真是假,在我看来,倒也无关紧要。但,以我对母亲的了解,恐怕在她心中,“和尚是不是真的”远不如“价格是否便宜”来得重要。于是,最终,在我没有反对的qíng况下,于父亲“断七”之时请一个和尚诵经的事qíng就这么被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