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掉。”周凌钧头也不抬地说,“今天他们正经员工都休假了,他还要来call实习生……你不挂掉,我就给他打电话了。”
作为舒扬的校友,huáng曜也算是周凌钧的师弟,周凌钧在面对对方的时候自然没有舒扬那般毕恭毕敬。不过舒扬显然不是在那样的威胁之下就会妥协的个xing,向他做了个鬼脸就把电话接了起来。“huáng老师,有事吗?”
“舒扬,实在不好意思,有紧急的事qíng需要你帮个忙……”电话那头,huáng曜的声音有些焦急,“你能替我收集一下经院所有老师的联系方式吗?”
“经院老师……”他在心里盘算着事qíng的解决方法,“这个倒是不难,每个老师的邮箱和办公室电话在经院的网站上都有公开,写个小程序抓取一下就好了。怎么了?为什么突然要这个信息?”
“替我们写研报的分析师Lucy刚刚检查出怀孕了,她qíng况不稳定,医生说要留院观察,可能会有半个月的时间没办法工作,所以预定的稿件可能无法完成了……在这段时间里栏目需要有稿件顶上去。我已经让奚洁去联系杂志社的分析师了,但是第一次推送时间比较紧,恐怕来不及……”huáng曜说,“我想联系一下经院的老师,问问他们手下有没有一些现成的短篇分析文章愿意推送,你有这方面的资源吗?”
“这方面的……资源?我想想……”打工真是越来越难,不仅要提供劳动力还要想办法提供资源,正在他苦思冥想的时候,一个念头突然在他脑海中闪现出来,“那个……老板,能不能做成专题的形式,比如说,几期之内介绍某一家上市公司的状况?”
“虽然没有做过,倒也不是不可以试试……”huáng曜沉吟了片刻,问,“你是不是有合适的执笔人选?”
“是这样,我知道经院有一位老师手头有份现成的研究报告,但是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平台发表。如果我们平台可以推送的话,我可以试着说服他接受这样的发表方式。”
huáng曜有些犹豫,“万不得已的话,倒也是个办法,但是你要知道,投资分析栏目需要的推送稿件和研究报告是两种不同的撰写方式,我们毕竟还是要考虑阅读量的……”
“内容过关的话,改写成适合公众平台推送的形式是不难做到的。”他耐心地尝试着说服对方,“我看过那份研报,包括了很多内容……我们可以挑选其中最合适的部分发表,这样几期下来之后,Lucy应该也就归位了。”
huáng曜似乎有些被说动了,却还是将信将疑,“这份报告是谁写的?”
“他去年刚刚来经院,不过你们应该认识的……”他瞥了周凌钧一眼,后者已经从对话中听出自己已经被他卖了,表qíng中写满了无奈,“就是周凌钧。”
“周师兄?”huáng曜一怔,随即大喜过望,“那内容上应该没问题了,你能负责改写吗?”
他没料到周凌钧的名字居然这么有说服力,事qíng一下子进展得太快,谨慎起见,他觉得有些事还是有必要事先和huáng曜说清楚,“huáng老师,我觉得你还是看一下报告的内容再决定发不发比较好,毕竟他接触过的杂志社都因为担心惹上麻烦不愿意接收……那份报告牵涉到上市公司的负面消息,发表之后可能会有些争议。”
“是哪一家?”
“聆思,聆思科技。”
电话那头沉默了,半晌,huáng曜开口道:
“你说之前没有平台愿意接收是吗?”
“是这样没错,所以……”
“发给我,我来挑一些合适的段落发表。”huáng曜说。
一顿饭最终还是吃得七零八落,huáng曜是个急xing子,但凡要什么东西都是要求越快越好,而舒扬正巧也迫切地想要确认文章是否符合发表的标准。周凌钧打算叫服务员结账的时候,huáng曜的回复就发了回来——标注了所有需要推送段落的文档,以及完成每一个段落改写的时间节点。
周凌钧把车停在了距离商场不远的地下停车库里,他们不得不在零下两度的气温中步行一阵子。他把双手cha在口袋里,同来的时候一样,跟着距离他不远处的那个人在街上走着。不知是因为成功地救了场还是因为终于找到了发表的平台,抑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在这一刻,他忽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新年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