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君培不禁失笑,“我的qíng史乏善可陈,不值得拿出来讲。我二十二岁大学毕业那年,考取了北京名校的法学研究生,同时通过了号称最难考过的司法考试,当时真是意气风发,觉得世事尽在掌握。”
任苒的父亲是法学家,她耳濡目染,自然知道司法考试需要把三十万字以上的法律条文熟记下来,并且需要熟知经典案例,法理,法律文书写作要分析各种各样边界模糊的案例,以前一度通过率徘徊在10%以下,号称最难并非夸张,而且田君培还在同一年考上名校法学研究生,那个难度可想而知。
“这绝对是值得自豪的一件事啊。”
“不仅如此,兼职时我已经代替律师完成大部分工作,回到W市后,我正式执业当律师,接连办的几个案子都很顺利,有人恭维我是难得的法律奇才,我也越发年少轻狂起来,后来所里让我接了一个重要案子,一家小公司的总经理被控贪污,但是他的公司只是在当时体制下挂了集体招牌,实际是个人企业。我研究了所有资料,做足功课,自信满满地告诉他,官司很有胜算。主任信任我,甚至请来记者,全程关注这起官司,预备做一个宣传,结果却出乎所有人意料。”
任苒在银行工作过,对此略知一二,“涉及体制问题,结果很难说。”
“话是这样说,但我确实没能给他做出最有力的辩护,他被判入狱六年,我告诉他,我们还可以上诉,不过他已经失去对我的信任,换了律师,是我们所最qiáng有力的竟争对手,上诉到高一级法院,获得了无罪判决。你可以想象得到,我有多受打击。偏偏在那一段时间里,我经常会在各种场合碰到他后来的那位律师。”
“然后呢?”
“我郁闷了好长时间,突然在有一天明白了,墨菲定理在什么时侯都是通用的,蛋糕掉下去,有奶油的一面着地的可能xing较高;在你不确定的时候,你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发生的概率最大,至于你最不愿意碰到的人,肯定会时不时出现在你面前,提醒你的失败。”
“我猜,你这样想了以后,可能反而不会再那么频繁碰到那位律师,或者碰到了,也只当是再平常不过的相遇,最后根本不会再介意。”
“没错。我需要那样的提醒,让我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希望你别认为我在说教。”
“谢谢你,君培,我有时大概的确需要一点说教。你也看到了,我定居在这里,确实想避开某些人、某些事,可是回避……”任苒微微笑了,摇摇头,“真的一般都不能如愿。”
“其实你给我的感觉,是不介意碰到任何人。”
任苒长久沉默之后,稳稳握着方向盘,将车停在一处红灯前,轻声说:“希望有一天,我会有那样的坦然。”
第十六章
回家以后,任苒站在二十八楼的卧室窗前看下去,这时已经是深夜,天色暗沉,雪花在寂静无声中飞舞盘旋,脚下这个城市披着银装素裹,显现出一派完全不同于往日的宁静景象。远远近近,入目全是一片白雪皑皑,并且越积越厚,仿佛永远不会停止。路上车辆稀少,路灯昏huáng,寥寥几个夜归人撑伞艰难地走着。
这种天气,当然很适合早早上chuáng,拥被看书,然后酣睡。可是任苒没有一点儿睡意,盘旋于心中的全是刚才贺静宜与她的对话。
“好久不见,你怎么在这里?”
她淡淡地说:“和朋友一块儿过来吃饭。”
这个明显避重就轻的回答让贺静宜疑惑地打量她。她并不理会她的目光,反问:“贺小姐,你是过来出差吗?”
“去年九月,陈总突然决定进军中部省份,我提jiāo的投资计划得到他的认可,所以派我过来全权负责这边项目。”
“祝贺你。”
“谢谢。我想陈总并不知道你在汉江市吧。”
“我在哪里跟他没有关系。”
贺静宜审视着她,目光锐利,语气却十分和缓地说道:“我没猜错的话,现在也许是你不希望我在他面前提到你。”
她笑了,“彼此彼此。再见。”
贺静宜毕竟忌惮她,“等一下,有一个消息我可以告诉你,陈总年后的行程已定,他会来汉江市,主持几个重要项目的签字议式。”
她没有再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