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赶紧放开钳制,又从瑾瑜身上下来,“你怎么啦?这里疼吗?”
瑾瑜已是满额头的冷汗,怕他又弄自己,挤出力气点了点头。
刘立果然伸手,掰开瑾瑜捂肚子的手,看到瑾瑜捂住的那处皮肤,青紫了巴掌大的一块。
“是我弄的?”
瑾瑜不敢答“是”,咬着嘴唇,顺着眉眼不吭声。刘立等了半天,没听到瑾瑜回答,再瞧下去,瑾瑜像是痛极又拼命忍着,方才咬得红红的嘴唇,这会儿一个劲的颤抖,眼眶内也是湿盈盈的。
刘立朝门外喊下人,又趴下去,将脸凑在瑾瑜头边道,“他们去叫你娘了,你再忍忍。”
瑾瑜又点点头,眨了眨眼,像是疼极又累得狠了。刘立的声音却一直在耳边徘徊。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注意力分散了,就不觉得痛了。其实我叫你来,是想给你一件新衣裳,刚才我把你的衣裳扯坏了……”
瑾瑜偏头朝刘立趴的位置望去,当真看到他手边的塌上放着一件新衣裳。上好的布料,精致的绣花,是名义上的‘二少爷’,从来穿不上。
瑾瑜心中没来由一阵疼,陷入了黑暗。
这场刘府最常见的闹剧,又一次以二少爷晕迷收尾。
刘立从不知厌倦地持续这种富家公子闲得无聊的游戏,直到瑾瑜和他都长到了十四岁。刘清也十六岁了。
瑾瑜并不像表面看起来的那样脾气好,很多时候他内心也觉得不甘,觉得气愤,但每回看到母亲在刘员外身边笑得很幸福,便将自己的苦楚生生咽进了肚子。
久而久之,憋得难受,瑾瑜养成了一个怪癖。
自从学会骑马开始,瑾瑜每回觉得心中烦闷道极点,必定会策马跑到扬州城外去放松心情。
扬州城外有一棵千年的古树。枝干参天,枝叶茂密。树干十几个人合围都抱不过来,一两个人躲在树干背后,另一面的人完全看不到。
瑾瑜的怪癖即是对着这棵古树的树洞说心事。
渐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瑾瑜心中的秘密与烦闷也在增多。奇怪的是,每回对着树洞说完烦恼,回到家中,总觉得刘家兄弟对自己的态度也与之前不同,却又说不上来。
每及此时,瑾瑜必定在心里自嘲,很快将这种疑惑抛诸脑后。
这天,书院组织学子们在秦淮河畔吟诗作赋。
柳岸春晓,风和日丽。
学子们都是十几岁的富家少年,风华正茂,气质高贵,很快吸引了很多前来郊游的贵族小姐,远远驻足,悄悄观望。
刘清自出门起,就一直不停地打哈欠,到了岸边亭子里,别人写辞画画,只有他靠在围栏上,怀里抱着个算盘,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
瑾瑜安静坐在他身侧,手里攒着本书,时不时看一眼刘清,见他睡得极不安稳,老被同学们的讨论声吵醒,又不愿挪窝,稍微动了一动,又眯了眼。瑾瑜觉得好笑,却解了自己的披风,盖在刘清的身上,这才又安静看起书来。
间或亭子里的同学们对新作的诗词争论不休,声音太大了些,瑾瑜才答上一两句。同学们无一不服的。
那刘立可就不同了,最讨厌这文绉绉,酸不溜秋的东西。最喜拿武枪弄棒,早和几个同好此项的,跑到河岸草地上,练习摔跤,比试武功去了。
休息的间隙,刘立冷不丁的,听到一些女孩子在说话。
刘立翻开身后的芦苇,朝人声处望去,果然看见几个待字闺中的妙龄女郎,趁周围没人经过,脱了鞋子,将小脚泡在河水里头玩耍。
这女人的脚,除了丈夫,其他男人是不可以随便看的。刘立顿时觉得新鲜,便趴在芦苇后面的石头上,想听她们在说些什么。
一个穿红裙子的小姐,将一个绣得十分精致的荷包,递给一个丫鬟打扮的姑娘,“去!找个缘由,替我交给刘家二公子。”
刘立躲在芦苇后的眉尖,登时一跳。
第 3 章
那丫鬟接过荷包,并未马上走,反倒笑着问小姐,“为什么这么多公子,小姐偏生喜欢刘二公子?”
“谁说我喜欢他啦?”小姐嗔她一眼,突然脸一红,小声说道,“我不过是觉得他脾气好,人也温柔,想结识一下,交个朋友。”
丫鬟笑道,“小姐骗谁呢,羞羞。放眼望去,十几名公子少爷,就属刘家三位少爷长得最好。那刘大少爷气质脱俗,好似仙人,却是个冷清性子,恐怕不好相处;那刘三少爷俊朗英武,却是个远近闻名的呆霸王。数来数去,唯独这刘二公子长得秀气,举止斯文。小姐定是看中他人好欺负,将来做了相公,什么都听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