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宵不信仁义那套,表面再怎么以礼待人,那也是做个样子,他的心天生就是冷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他一向下得去手。
那些谋士觉得御宵强词夺理,简直过分:“不经盘查,也不听辩解,如此,结草衔环岂不成了笑话,又何以稳军心?既然将军如此执迷不悟,臣等不肖,在此请辞。”
御宵适时做出一副惋惜状:“既然各位执意要走,那我也不好拦着。只不过各位知道我太多军中事务,怕是不能好言好语地解决了,这万一……因为重情重义赔上了我将士性命,结草衔环岂不成了笑话,又何以稳军心啊。”
那些老头子一个个都觉得胸口疼,差点被御宵气昏过去。
还想拿这个威胁他?
御宵心中暗笑,这帮人也并不是真的觉得自己这个举动怎么样,相反,明眼人都明白那些土松人十有八九有问题,怪只怪那些土松人演得太差,就差没在脸上写‘我是奸细’。
只不过是不甘寂寞,换了个主子,想蹦跶两下找点存在感以彰显自己还有点用处罢了。
“诸位慢慢谋划,若有什么妙计本将军必定洗耳恭听。”御宵起身,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恰好有人来报,有个读书人要来投奔他。
御宵正被那些倚老卖老的烦着,听到这话想也不想便拒绝:“不收,还嫌我耳根子不够清净吗?他们一个招数还想用两遍不成,在我这塞不进百姓,又给我塞谋士来了?处理掉。”
对方是个新兵,岁数看起来比御宵还小,平时也就跑跑腿传个话,这回直面御宵,畏畏缩缩地,语言又止:“那个……将军……”
“嗯?”
“对方让我带句话。”
御宵边走边道:“说。”
士兵赶紧小跑着跟上:“他说,如果您想杀他,就跟你说对面的草包不会留后手,他不是对面派来的,为了投奔您赶了三个月的路了。如果您不见他,就让我跟您讲,你现在一定很需要他,您难道真的不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谋士吗?”
御宵停下脚步,小兵没刹住,往前踉跄了两步。
“请进来。”
那小兵脑子没转过弯来,呆愣愣的:“请……请进哪?”
“当然是帅帐。”御宵既是无奈又是好笑,顺手敲了下对方的脑门,觉着这小孩也太呆了点,军营里这种款式的可稀奇,“记得找根绳子备着,要是我把人扔出来了你们就捆上。”
小兵捂着脑袋,直到御宵走远,这才意识到自己被将军敲脑袋了,也不知道高兴个什么劲,带着笑请人去了。
来人是一个三十左右的男人,相貌平平,一自带丧气的三角眼却极具标志性。见到御宵,先行了个中规中矩的礼:“小人明崇,见过将军。”
御宵等人都行完礼了,才象征性地说了一句:“不必多礼,先生请坐。”
对方猜到御宵提防着他,便特意挑了个远的位子坐,这时御宵突然问道:“先生怎么看?”
这句话问得没头没尾,对方却立刻接道:“操纵天下局势的人都在宫殿里,我来这,是帮将军操纵战场胜负局势。我的看法有很多,就问将军想要听大局势,还是小局势了。”
御宵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放了一盘棋,让对方过来坐他对面,又把白子往那一推,示意对方跟自己杀上一局。
“以小可见大,以大可见小,先生不妨全都告诉我。”
对方率先落子,一盘棋局终于迎来了开端。
☆、千钧 (四)
除了当事人,无人知晓这盘棋最后的结果,只知道后来明崇留在了军中,一路辅佐御宵,助其成为沂国人人敬仰的将军——直到御宵生命的最后一刻。
御宵曾经问过明崇,为什么当初会选择投奔他。以明崇的才学,到哪肯定都会大放异彩,完全有很多比自己更好的选择,毕竟那会儿自己还初出茅庐饱受争议。
明崇只是道:“现在的局势很难让人一致对外,多余的精力自然拿来内耗,谋臣之间的勾心斗角最费心神,反而将军这里最省心。上一辈谋臣非战派占多数,和将军主张相差太大,您一定不会用他们。再者,人生若是太一帆风顺,缺少挑战,岂不是太无趣?”
御宵也不生气,反而勾起嘴角轻笑了一声:“的确。”
“塞北城修建完毕不久,今日开市。”明崇问道,“将军想去看看吗?近日传闻有军中将士偷盗军中战利品去买卖,不处理可不行。”
“唔,我也这么打算。”御宵理了理身上的便服,对明崇身后的人道:“伍邵,备车。”
被叫伍邵的人憨憨地应了一声。
想当年他只是个刚当兵没多久,只是个帮忙跑腿传话的,后来立了个小战功,御宵索性让他成了明崇的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