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夏却绕开了这些大件的石头,往另一个柜台走去,那全是用石头雕的工艺品,大小不一,造型千姿百态。安夏笑意盈盈的拿了几个雕成花草形状的小件石头,又往旁边完全未加工保持自然状态的石头处瞄了几眼,挑了两块看的顺眼的。之所以挑东西都只挑小件,一来他喜欢小巧精致的东西,二来,背包快放不下了。
付了钱,老板定定的看着桌上的石头,慢吞吞的把杯子里的茶喝完了,才结账,悠闲无比。夏安未有任何焦急的瞄着屋子中的石头,一边等老板的慢动作。
背着包继续出发,安夏像大多数驴友一样,恣意的在陌生的街头观察别处的风俗习惯。
其实安夏比较喜欢江南那种水乡小镇,青砖灰瓦,小桥流水,老人们靠在墙边晒太阳聊天,穿着民族服装的少女们欢笑着在旁边笑闹,日子幽幽静静的悄悄过去。安夏笑笑,也许等结束了泰山之行就去那边看看也不错。
继续沿山脚走下去,是一个梨园,依旧在开放的梨园。刷着红漆的木质大门,不高的二层小楼,二楼是那种敞开式的飞翘屋檐,可以看到靠在栏杆的老人们在喝茶下象棋。进去应该是个大院,里面依依呀呀的唱着听不懂的戏曲,不是有叫好声哄闹声传出来。
安夏信步走进去,老式褐色雕花大柜台,后面放了好些坛酒,用红布封起来,摆放整齐的几排,上面是小坛,越往下坛也渐大。甚至有些坛上贴了红布,女儿红。老板是个四五十岁的老人,一直低着头拿个算盘拨拨弄弄,似模似样,嘴里也不停念叨,间或听到他突然吟唱出来的几句激昂的曲调,然后楼上就有人大声吆喝,“老李,又在唱你那走调的梆子了”,之后楼里就一阵哄笑声。老李停下手中的算盘朝楼上笑骂,“好你个老马,又来取笑我,今天的酒钱算你双份”,“嘿,就不怕你嫂子回头找你算账”,“那我就跟嫂子说是你请我们莲嫂喝茶了”,“哈哈,老马,就跟你说了得罪谁都不能得罪我们李老板,小心回家吃不了兜着走啊”,之后楼里又是一阵哄笑声,间或有人笑骂声。
安夏安静听着,也跟着会心一笑,跨进楼里。
越往里走,喧闹声音越大,跨过里间的门,是一道回廊,曲曲折折,不是苏州精致到雕梁画栋的那种回廊,简简单单的木板地面,用漆了红漆的木柱撑起来的回廊,只是两边放了好些石头挡道了视线,粗壮的红色柱子走两步便有一根,转过最后一个柱子,视线豁然开朗。那是好大一片空地,前面二层楼专门搭建的戏台上,正在演柳子戏,此时演的正是《金锁记》,穿着白色长衫,挽起头发,画着戏装的女人在台上吟唱,表情惟妙惟肖。台上角落里坐着几个吹奏乐器的人。台下不少老人搬着凳子津津有味的看着,不时发出一声叫好声。
安夏靠在柱子上看了一阵,虽然听不太懂,却依然觉得很有趣。
看了一阵便出了梨园,回头看去,楼上的人们依旧嬉笑怒骂,喝茶下棋,丝毫不觉时间在行走。
继续走下去并无什么好玩好看的,安夏看看时间,居然走了一下午。现在是下午五点多,安夏摸摸肚子有些饿了。专门买的旅游日志上有各色美食,刚好安夏看到了一家福山拉面。
被称为中国四大面之一的福山大面,品种非常多,实心空心龙须面,汤又分好多种。安夏要了一份比较清淡的,这家店很干净,许是到了吃饭的点,店里居然爆满。好容易和人拼凑一桌,那是一对情侣,看到安夏笑了笑就目无旁人的互喂起来,两人那股黏糊劲让安夏看的心生羡慕,毕竟一个二十有八的人,到现在没结婚没女朋友不得不说是一种失败。
面很有劲道,汤也很有味道,安夏一个人吃了一大碗还有些意犹未尽。
刚好傍晚有种东西会偷偷出现,那就是路边小吃摊,这边山脚下游人非常多,白天的时候监管非常严,不准许出现路边摊,所以到了晚一点的时候,各路推着车的,搭着棚的小吃摊都出现了。
安夏顺便买了一个呱嗒,这是一种煎类的馅料小烧饼,味道非常不错,又香又酥,终于心满意足的拍拍肚子。背着一大包淘来的东西走了一天,肩膀很累,于是安夏决定打车回去,住的宾馆毕竟是离这边有些远了,所幸他不是个路痴,记得自己住的宾馆叫什么名字在哪条路。
天有些擦黑,安夏最不喜欢夜晚出来,黑夜总是会勾起一个人最不愿意想起的东西。
整理一下今天买的东西,全部都是些小玩意,安夏摇头笑笑自己的癖好,把东西整理好便去洗洗睡了,要早起爬泰山看日出,好些人都是头天晚上就上去等着了,要爬到山顶约莫四五个小时,所以可能睡不了多久,现在天刚黑七点不到,安夏已经爬被窝了。如果来泰山不看日出,就跟去北京不看长城一样,说出去都不好意思,安夏嘀咕,其实根本就不会有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