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是一味从古至今多少人求而不得的续命神药,生死人肉白骨,有长生不死之能,名为“黄泉”。然那天竺僧人只知它能令死人生,却不知它也能令活人死。
咸亨元年(670年),李淳风溘逝。李重棺时年六十,样貌却依旧如十一二岁的孩童。
李重棺双眼通红地同其他弟子一同迎接来来往往吊唁的旧人,低着头驼着背,仿佛整个人忽然间垮了似的。
这时,有人轻轻拍了拍他的肩。
李重棺回头,看到一位年轻男子。
“贫道是霁云观下任天师,陈以杉。”陈以杉道,“家父年事已高,行动不便,贫道代为前来,节哀顺变,莫因伤怀坏了身子。”
李重棺了然点头,唤人讲他请去里屋用茶。
七日后,陈,陆,翟,罗四家的继承人连着李重棺,齐聚在李淳风生前里屋的暗室书房里。
李淳风将《推背图》分为五册,托付给这五人。
“贫道在此卷上施了术法,”陈以杉说道,“若五卷未齐,则真实内容不可显现。”
“此书为我大师父与二师父一同编写。”李重棺吸了吸鼻子,道
李淳风的东西,李重棺什么也没有动,单单带走了暗室里一鼎小小的炉。
李淳风曾同他说过,有什么事情,可以问问这炉,平日里若是闲着没有事情干,也可以同它唠唠嗑。
“你便去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罢,”李淳风曾嘱咐说,“不要走仕途,也不要忘了功课。”
李重棺于是带着这鼎炉,先下江南,再走塞外,大江南北走遍后,又换了大宋的江山。
他不能在一个地方待太久,因为他老得实在太慢了。
这鼎炉永远摆在李重棺屋内最显眼的地方,当然,李重棺不会真像李淳风说的那样,“闲着没有事情干就同他唠唠嗑”。
直到有一日,李重棺习字到一半,手边的纸往里一推,不小心推进那炉内,宣纸唰地就着了,同炉内的香灰混在一起。
片刻后,香炉中飘下巴掌大一面纸来,上书“如是应有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李重棺那日习的正是《金刚经》。
他的第一反应自然是是师父来了。
李淳风肯定是死了,李重棺亲手葬的,一天不少地守完了孝。
李淳风没去投胎?!
第36章 人彘 四
李重棺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个半死, 在案前哆哆嗦嗦近一个时辰, 收拾收拾就洗漱歇下了。
当晚, 他梦到了袁渚白。
“师兄!”李重棺叫道,“师兄!”
袁渚白却好像没听见似的直愣愣杵着,站在房梁下, 面对着没有尽头似的黑黢黢的长廊。
李重棺于是上前,拍了拍袁渚白的肩。只轻轻一触,那“袁渚白”倏得便倒了下去, 面朝上平躺在地上。
眼窝深陷,眼垢泛白,皮肤泛着诡异的青灰色,面容稍微有些浮肿, 脖颈处有一圈针线缝合的痕迹, 腐烂发黑的伤口渗出味道奇异的液体来。
仿佛一具死去多年的尸体。
李重棺被吓了一跳,“袁渚白”瘫在地上,漏气了似的一点一点干瘪下去,摊成了一张面无表情的人皮。
“师兄!!”
这时,长廊尽头传来一阵奇异的声响。李重棺往里面看了几眼,最终没有决定再往里走。
“你……遇到麻烦了?为何突然托梦?!”李重棺问道, “我早该劝你去投胎!”
当年袁天罡刚过, 袁渚白便没了人影,数年后与李重棺梦中再现, 李重棺才知袁渚白也已不在人世。
“我倒不急着再入轮回。”那时袁渚白在梦里对李重棺说,“我发现一些事情……我正在找师父。”
袁渚白的师父, 袁天罡。
“我想同他问些事情。”袁渚白说。
“你到哪里去找?”李重棺急道,“师父已走多年,师兄!你我同门,通阴阳道法,晓万物理道,怎如此想不开放不下!”
“小师弟,”袁渚白摇了摇头,苦笑道,“放得下的,便不是‘执念’了。我只去寻师父求一个答案,仅此而已。”
“如果不是师兄想要的答案呢?”李重棺问道,“你到底想要什么答案?”
“会是师兄想要的答案的。”袁渚白只道。
这是李重棺第二次梦见袁渚白,已是在李淳风离去多年后,朝代几迭,唐宋皆过,朱重八方才坐稳了江山。他对着呜呜呼风的长廊,和瘫倒在地不知何物的“袁渚白”,满脸茫然地自说自话:“师兄!你找到答案了么?”
“我今日发生一些事情……你可曾寻见大师父,”李重棺犹豫道,“又可曾遇见过二师父?我不太确定,我是说,二师父他……可能,尚在黄泉……”
没有人说话,漆黑的长廊里吹来阴冷的风,吹得李重棺一个冷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