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不知道这里头有什么官司,把眼在她身上一觑,笑道:“那就重说一回,只当是给奶奶我母子三人积福报。”
贾琏揭帘进来,也不说话,只鼻端轻轻哼一声,坐在一旁拈葡萄吃。
丰儿打好包袱,见那些东西堆了半炕,问:“奶奶,可还有什么要装的?”
凤姐想着老太太应当也有东西赏下来,再多了该装不下,便罢了手。
贾琏见她们主仆自顾自忙乱,却没一个兜揽他,心里不忿,故意弄出些动静来。
凤姐见他一会儿咳嗽一会儿磕杯盏,不由把柳眉一竖,“我这里又没人拘着你,坐得不舒服,自往外头舒服的去处坐着。”
贾琏听她提起自己从前那些勾当,讪讪道:“哪有什么旁的去处……越发多心了。”
那头刘姥姥别过了贾母,又往凤姐这里告别。贾琏不愿见那乡下糟婆子,只拿眼风瞥一下平儿,起身往书房去。
凤姐把他那眉眼官司看个一清二楚,想起方才平儿那话,回首笑道:“却原来是应在他那里。”
平儿掩着嘴,扭身往外头去,“奶奶瞧好吧。”
刘姥姥在贾母那里果然得了许多东西,不料凤姐这处也有,喜滋滋受了,嘴里不停说着吉祥话儿。
凤姐吩咐了雇车送她祖孙回家,又问:“姥姥从老太太那来,都有些什么人?”
“几位国色天香的小姐都在,还有那位文曲下凡的宝二爷。”刘姥姥说着一笑,“我说个新鲜话给奶奶听,几位少爷小姐还问我老婆子乡中农事、每季收成。”
“他们是生在金银窝子里的,不知道这些,冒犯了姥姥。”
凤姐拉过板儿,递给他一盒文房四宝,“既读了书,便好生上进,往后得了功名,便不用再在土里刨食,也能好生孝顺姥姥。”
板儿应了,临出门又止不住回头望。平儿低声问他:“可是落了什么?”
板儿垂着头不说话,只用手抠着盒子上的金漆。
刘姥姥节俭一辈子,看不惯他糟蹋好东西,忙把盒子夺过来,一手把人拉住往外走:“不要耽误了奶奶时辰,咱们早些家去,也能帮你爹娘做活。”
板儿被她拉的一踉跄,只能快步出去了。
潇湘馆里数竿翠竹,又有溪水潺潺之声,而今天热,黛玉不爱出门,姊妹们就都在她这里说话。
见巧姐儿抱着佛手在一旁玩,探春便笑道:“板儿眼巴巴要了去,却还是落在咱们巧姐儿手里。”
那佛手原是探春秋爽斋里的,老太太带着刘姥姥游园,板儿瞧上了,探春便给他拿去玩。
“咱们巧姐儿的名字还是刘姥姥取的呢。”迎春笑一声,“姥姥是高寿的人,咱们巧姐儿往后也定当平平安安的。”
黛玉和惜春凑在一处论画,说定了要用的各色颜料、画笔,又张罗着裁纸,忙得一头汗。
悟空叹一声,劝道:“总要慢慢画出来,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成的,仔细急出暑气来。”
黛玉嗔他一眼,却也缓了下来。那冰过的果子各盛几碟上来,招呼着姊妹们吃了降火。
凤姐送过刘姥姥,往潇湘馆来寻巧姐儿。
一进门见她们吃得热闹,便嘱咐道:“不可贪多,仔细回头肚子疼。”
姊妹们应了,凤姐便抱起女儿,“明日要带她去贺我那妹子,这会该回去挑衣裳,我就不多陪了。”
文臣里有林如海一枝独秀,武官里便是王子腾炙手可热。
他膝下没有儿子,王太太便把独女爱到了骨子里,好容易养到出阁的年纪,千挑万选订了保宁侯的儿子。
虽是国丧里,私底下总要去贺个喜。
凤姐出阁前便很得王子腾夫妇疼爱,她携着儿女来道喜,王太太乐得什么似的,把两个孩子挨个抱了一遍。
“琏儿呢?”
凤姐给荀哥儿擦擦口涎,笑道:“把咱们送到就打发他去了。叔父在外头巡边,他一个外男来了还要费心招待,给他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