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上的汉盟守军,弯弓搭箭,也疯狂的将箭矢射下去,箭密如雨。
蒙古官兵不惧死伤,将主梯停靠城下,然后在主梯上架设上城梯,并未完全贴靠城墙,因而城头汉盟守军,亦无法破坏,他们只好射箭,射杀蒙古官兵。
城下满是尸体,而城墙上也有着众多的士兵倒下了,下方的蒙古官兵,也疯狂的将箭矢射上来。
“杀啊!”
汉盟主力中军一支万人队,掉转头,往攻城的蒙古官兵攻去。
数十座云梯都架在了城墙上,大量的蒙古官兵快速地爬到云梯的顶部,妄图冲到城头上,和守城的汉盟军士短兵相接。
可是……云梯极难被推倒,却可以用火油来烧。
一座攻城云梯,一般只能登上一两个人,守军百倍于此,即便要和下方的蒙古官兵对射,也仍有余力,泼洒火油,点燃云梯。
数十个蒙古官兵身上燃起了火焰,厉声惨嚎,跌下云梯,登时骨断筋折,便即死亡。
但蒙古官兵如潮水般涌来,似无穷尽,城内的火油,却有限量。
眼见火油耗尽,蒙古官兵继续攀登云梯,守军枪戟戳刺,蒙古官兵只能饮恨。
站在云梯上的一名蒙古官兵,准备跳到城墙上。
噗嗤!!
数名守城的汉盟士兵,蛇矛一戳,那蒙古官兵登时口吐鲜血,被戳成了一个马蜂窝,眼见是不活了,尸体掉到城下。
城墙下,尸首密集,堆积如山,几乎已快到了天水城墙的一半高度。
许多蒙古官兵,踩着尸体,爬到一半,再登上云梯。
这时的云梯,底部被密密麻麻的尸体堆满,几乎已无法被推倒。
城头上驻守的洪水旗掌旗使唐洋,挥动黑旗,毒水喷出,跟着士兵们羽箭攒射,将蒙古官兵打得七零八落。
虽有数百人攻上城墙,尽被守军歼灭。 李晏的南路军,和张三丰的北路军汇合,配合着那一路万人中军,攻到蒙古官兵腹地。
两万余的蒙古官兵,伤亡过半。
可没了南路军、北路军牵扯,少了那一万中军,正面战场中的蒙古官兵,也有三万余,涌将过来,护卫主帅,攻打天水城。
白刃交接,李晏坐下马匹,被蒙古官兵射杀,翻身下马,手执蛇矛,肆意杀戮,蒙古官兵岂是他一合之敌?
厮杀了这许久,蒙古二十万大军,死得只剩下八九万人,汉盟死伤亦极惨重,十一二万人,只余四万多人存活。
一比二的伤亡比例,已是靠着四方四象大阵的四路由武林高手组建而成的大军,冲杀蒙古大营的成果。不然,汉盟早已落败,李晏只得挥师后撤,怕是剩不下两万人了。
现在,西路军、东路军和两万余中军主力,与四万余蒙古官兵厮杀。
而天水城下,四万多蒙古官兵,冲击城墙,外围三万官兵,和一万汉盟中军部队,加上南路军、北路军激烈拼杀。
不论那一处战场,元军均是占据人数优势,以多打少,牢牢把握着上风。
李晏杀敌之余,眼望四方,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头,寒芒闪烁,蒙古官兵挺枪杀来。,双方目前具体的死伤数目,他肯定不清楚,但适才纵马冲杀,心中也有个大概。
“只要将城下的四五万元兵杀退,此次大战,纵然不胜,也必不败。”
但敌军人多势众,又有两万的生力军,加入战场。而汉盟将士久战之下,即便是武林高手,也觉精疲力竭,适才他们两万可敌四万,眼下却是不成了。
李晏施展轻身功夫,向敌军马阵中冲了过去。坐骑死亡,导致他和南路军失联,被层层叠叠的元军隔开。他是主将,脱离了军队的将军,还是将军吗?
南路军没了主将,亦少了冲锋陷阵的领头者,群龙无首,士气跌落,加之精力衰竭,战力顿时大跌。倘若李晏不及时和南路军汇合,重振军心,南路军很大可能会被元军歼灭。
李晏衣袖一卷,抢过一面大旗,运内力点燃。蒙古兵将大声呼喝,上前阻挡,李晏挥旗横扫,将十余名蒙古官兵打下马来。他飞身而上,一扯缰绳,马儿想要将他摔下背去,李晏双腿夹马腹,内力一运,刺激骏马。马儿突觉腹部滚烫,登时一声长嘶,铁蹄翻飞,击土扬尘,疾驰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