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妖行纪_作者:含光大圣(340)

2020-06-06 含光大圣

    但令长安禁军统合卫所治军,同样不妥,禁军虽然精锐,但素来都是拱卫长安,勇猛倒是够勇猛,然而统帅大军的眼光以及作战的经验,却是比不得太尉府中那些从汉匈战场当中杀回来的将领们。

    “陛下,不若将黄河防线,全权交由禁军守卫。”

    “长安禁军十万,足以守卫黄河,却筹谋反攻。”

    “至于说禁军全数调出,长安空虚,那不妨,令那五万卫所治军入长安以为拱卫。”

    “如此,一举两得。”

    “陛下以为如何?”沉思之间,晁错脑海当中,陡然灵光一闪,然后提出了一个建议。

    这建议一出,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皆是侧目以对。

    “实在是荒谬!”

    “自立国一来,未有禁军全数调离长安之旧例!”几乎是在同时,文武百官们,都是齐齐的反对道。

    至于说他们反对的原因,自然是调卫所治军入长安一事。

    拱卫长安的军队,首要的条件,便是忠诚。

    长安禁军,世世代代忠于帝室,其忠诚,自然是毋庸置疑,但从黄河以北的各州府汇拢而来的卫所治军,他们对帝室的忠诚,有几分,这没有人能够保证。

    而那五万大军当中,会不会有七国落下的棋子,更是没有人能够确认。

    叫这样的五万大军拱卫长安,别说是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们不放心,便是刘启自己,以及太尉府的众人,也不放心。

    只是,因为忌讳,这个原因,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们,虽然都心知肚明,却是谁都不曾将这一点说出来——这种无端的猜疑,说了出去,哪怕那五万大军,真的是忠诚,但也会变得不忠诚了。

    “晁卿就这个建议吗?”刘启的言语之间,也是多了几分无奈。

    “当然不止。”

    “禁军素来只听陛下之令。”

    “且禁军的职责,便是守卫陛下。”

    “既然十万禁军,尽皆离了长安,不若陛下亲率禁军出征,已定人心,以正国统。”晁错一字一句的道,言语之间,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一般,晁错的声音,也是越发的慷慨激昂。

    “臣请陛下,御驾亲征。”

    “破七国,擒叛王。”

    “鼎定天下!”    “晁错你大胆!”晁错的这话才落,朝堂上,便是有几个官吏勃然色变,便是高坐于上,如垂视众生的刘启,冠冕上的珠串,也是剧烈的晃动起来,明珠碰撞之间,发出凌乱而清越的响声。

    如果说晁错先前的,调动禁军往外,和那五万卫所治军换防,众人还能够当成晁错不知兵事的呓语,可以付之一笑的话,那此时,晁错的御驾亲征之请,便是触动了这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乃至于高高在上的天子刘启最敏感的神经。

    帝王端坐都城,百神庇佑,除开那魇镇诅咒之术以及无解的猛毒之外,这天地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在宫墙内,只是,一旦帝王离开这长安城,踏到那战场之上,那就意味着,这帝王将自己的安危,群神再也难以庇佑这帝王的安危。

    在战场当中,军气覆压之下,神祇无踪,这个时候,任何一方射出来的一支冷箭,都有可能带走帝王的性命——这是极少数的,能够打破帝王五百朝这规则的方法之一。

    在这帝制的国度当中,帝王中道而崩,对这国度,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可想而知。

    是以,除非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帝王以及禁军,绝对不会离开这长安城,甚至,哪怕是到了最后的一战,群臣们也绝对不会允许帝王踏上战场,若是帝王一意孤行的话,群臣绝对不吝于抬棺上殿——若是帝国倾覆,那在煌煌史书上背负骂名的,只会是末代帝王,但若是帝国不曾倾覆之际,帝王薨于战场,那会在煌煌史书上被记上一笔的,只会是那些臣子。

    “堂堂御史大夫,却妖言惑众。”

    “陛下,臣请斩晁错!”森然的恶意,几乎是化作实质,将晁错给彻底淹没吞噬,而晁错此时,却是一脸茫然,他完全不清楚,自己说错了什么——固然,帝王不得轻出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