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真正能够确定十二元辰触手所及之地的,最多,也就这六十三,外加一座郡城而已。”太攀暗自想着,不过即便是如此,十二元辰所表现出来的力量,也已经是足够的叫人心惊胆战——这表现出来的力量,比之九大宗派,也毫不逊色了。
“徐道兄,你跟我说个实话,那六十三位县令,以及一位郡守当中,到底有多少人,是因为十二元辰而死?”思虑一阵之后,太攀才是压低了声音问道。
“果然是瞒不过你。”徐求道先是一愣,然后才是笑着道。
“这六十四人之间,确定与十二元辰相关的,仅有三人!”
“说起来,若非是那位黾池县的林朝先莫名横死,也不会叫人察觉,十二元辰之人,竟然已经和朝中官吏勾结起来。”
“不,不是勾结,而是这些官吏,就是十二元辰之人。”
“这可是绝对的禁忌。”
“是么!”太攀也是输了口气一般,有意无意的埋怨了一句,“徐道兄你可真是吓我一大跳。”
“我还以为,帝国当中,九大宗派之外,又出现了了一个更在其上的第十宗派呢!”
“那对于黾池县之局,道兄宗派之内,又有什么说道?”
“我可不相信,长安道传檄天下的,便是事情的全部。”
言语之间,两人已经是一前一后的拐进了一处酒楼,找了个雅间,叫了一桌酒菜。
“这,也正是我来这弘农郡的目的!”坐在酒楼当中,徐求道的目光,往这弘农郡中,环视了一圈。 “就是不知道,十二元辰现在,到底在做什么盘算!”自己都能想得到的事,太攀不相信,十二元辰背后的那位合道半仙,会想不到——之所以黾池县的流言到现在都不曾传开来,在太攀看来,唯一的原因,就是那十二元辰背后,另有谋算。
“不管他们!”
“再过一阵子,等到徐求道从这弘农郡中其他的修行者口中验证了我的说辞之后,若是十二元辰,依旧没有什么动作的话,那我便假借十二元辰之名,将黾池县中所发生的事,揭露出来!”思索着,太攀很快便是打定了主意。
“还是不太好办。”正当太攀心中盘算的时候,徐求道的脸上,忽的又露出了些许愁苦之色来。
“当日三位合道半仙,连带着那位都城隍,传召四方,若非是这弘农郡中的修行者,都是因此有了警戒的话,长安道,又怎么敢将那一半的真相,通传四方!”
“而且,黾池县中有人登临绝顶之事,我们或许察觉不到,但同为合道半仙,门中的师叔祖们,不可能没有察觉!”
“长安道也不可能不和宗门通气。”
“也即是说,宗门当中,想来也是知晓,黾池县中有合道半仙成就,只是因为某种考量,不曾告知于我。”徐求道低声的说着,握着杯盏的五指,时不时的在杯壁上敲击一番,在那杯盏当中,潋滟出一圈一圈的涟漪来。
“不过,云道友先前所说的疑点,也确实令人怀疑。”
“若真是十二元辰登临绝顶,成就合道半仙,那黾池县中的血祭之阵,必然已经启动,而那一县之民,必无幸理!”
“但如今,黾池县中十余万凡人,却都是安然无恙,则足以证明,成就合道之人,并非是十二元辰之人。”
“但十二元辰苦心孤诣的谋划这一局,将一切的准备都做好了,又怎么可能会叫旁人摘了桃子?”
“难道说,黾池县中成就合道半仙的,并非是练气士修行者,而真的是一位神祇?甚至就是那位县城隍本身!”一个又一个的可能性,在徐求道的脑海当中浮现出来,然后又被他一一的排除,到最后,他脑海当中浮现出来的想法,也终于是靠拢了太攀所提出来的那一个猜测。
“神祇,尤其是城隍,以护土安民为职责。”
“若是那位县城隍,不知于何时,悄然登临绝巅却又秘而不发,又恰逢十二元辰之人,于黾池县中血祭一县生灵,企图登临合道。”
“关键时刻,这位县城隍,以无匹之力,诛杀了那登临绝巅的修行者之后,又强行逆转法阵,保得一县太平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