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方法口诀比较简短,却可以说是一阳指中最深奥的功夫,不说渔樵耕读四大弟子,就是普通的段氏族人,功夫不到也不会得传此法,免得乱了心境。一灯大师如此,也是想到方志兴如今功力和他相差不多,又将体内真气转化为了先天真气,所以才会如此。若非这样,只怕也要等方志兴将一阳指修习到三品以上境界才会传授了。
“多承大师指点,贫道得见大道,不胜感激!”方志兴听到这里,向一灯大师拜道。一阳指若是没有这门方法,对方志兴来说也不过是普通的点穴功夫而已,并不值得他多加看重。但有了这门方法,却顿时成了直指大道的功法,就是比之六脉神剑,只怕也不见得弱了多少。想来大理段氏祖上能有人修成六脉神剑,只怕也是将一阳指修到了一品,这样才能让真气源源不绝,同时用出六脉剑气。
一灯大师扶起方志兴,说道:“老衲精力已衰,只怕今生也难以达到一品之境,还望贤侄努力修习,重现此功威能。若是遇到合适的传人也可传下,将一阳指发扬光大。当年重阳真人未能传下一阳指,老衲一直深以为憾,贤侄可万万不要如此!”当年王重阳和他交换先天功和一阳指,是为了留下一个克制蛤蟆功之人,并立誓绝不外传。一灯大师那时是大理皇帝,对此自然颇为满意。但他出家为僧之后,却顿悟己非,破除了门户之见,将一阳指传授给渔樵耕读四大弟子。如今传给方志兴,也特意点明这点,让他不要心有顾虑。
方志兴听到一灯大师特意嘱咐这点,心中对其崇敬不已。一灯大师能够破除门户之见传授自家传承数百年的绝学,当真是可敬之人。
“听闻大理段氏还有一套六脉神剑,一百多年前威震天下,不知大师可曾得习?”方志兴和一灯大师谈了一会儿,又向一灯大师问道。依照一灯大师如今的身份和功力,早已达到修习六脉神剑要求,按理说应该得传此功才是。不过江湖中人从未见他施展这门功夫,显然并未修习。
一灯大师闻言摇了摇头,说道:“制服外魔,只需一门武功即可。老衲用一阳指即可护住自身,又何须六脉神剑。再说我如今一阳指未成,修习六脉神剑也难以完全发挥威力,甚至无法完全控制,稍有不慎,便可能杀伤人命,那时可真是罪莫大焉!倒不如专心一阳指,少些心神、真气消耗。”段誉过逝不过百十年之事,对于方志兴听说过六脉神剑,一灯大师也不奇怪,向他大略解释了一番。方志兴听到一灯大师所说,也是点了点头。人的精力有限,能够专心于一两门绝技即可,余者再多也只是作为辅助,而无法成为压箱底的功夫。例如五绝中最博学的黄药师,可以说是掌法、腿法、剑法、轻功无一不精,他的劈空掌、落英神剑掌、旋风扫叶腿、碧海潮生曲、玉箫剑法、移形换位、奇门五转等功夫,都能说是当世绝学,但若与同级高手真正相斗时,最终却多半要用出弹指神通这门最精通的功夫。同样,方志兴这一世所学虽杂,最精通的还是剑法,也就因为有上一世的底子,才分出精力来专注于内功、拳掌,触类旁通。听到一灯大师专心于一阳指,他也大为赞同。
两人谈了一会儿,方志兴见一灯大师不愿多说六脉神剑,也就没有再问下去,转而说起了当年段誉纵横江湖的往事,提到了灵鹫宫。不过一灯大师虽然听说过灵鹫宫,却对此所知不详,方志兴也没有问出什么,只能徒自叹息。
正谈话间,方志兴突然听到一阵吵闹传来,声音似乎还有些熟悉,急忙赶了过去。远远望见一个须发皆白背着箱子的老头正在那里追赶四个奇模怪样之人,不由心中一喜,大声说道:“周师叔祖,你怎么到这里来了,追他们做什么?”他见周伯通安然无恙,心中自然极为欢喜。
那个须发皆白的老头,自然是周伯通了。而那四个奇模怪样之人,则是沙通天、侯通海、彭连虎、灵智上人四人。当年方志兴从这四人处有所收获之后,顺口为他们求了个情。提议用道法渡化四人,之后则没有多加关注。前些日子全真教撤离之时。为了减少人手消耗,又想到这四人几年来颇为老实。也就在方志兴提议下放了出去。没想到这四人如今又被周伯通发现,被他逗弄玩耍。
“方道长,还请向周前辈说一下,我们可是被放出来的,不是私自逃出!”沙通天眼睛完好,认出方志兴,急忙向他喊道。虽然老顽童周伯通不会害了几人,但他想出的各种捉弄人的方法,让人着实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