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武侠世界_作者:明道真人(914)

2020-09-24 明道真人

“师父,您认为怎么将两者融合呢?”想到这里,郭襄不由望向方志兴,期待他给出回答。若是方志兴能够将两者完全相融,她也就不必如此纠结了。

方志兴感觉敏锐,自然察觉到了郭襄的心绪变化,不过对于这点,他同样也没有解决方法。想了一下,说道:“五脉之说,你我并无不同,不过我归纳的气脉理论是以上中下三丹田为本,却和七轮不同了。”他这些年参研龙象般若功和无上瑜伽密乘,也从其中得到了许多有益之处,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中脉、左脉、右脉的作用。当年他和彭耜论道,体悟到扩展三大丹田、并在最终融合为一的方法,这些年来一直在为此努力。三丹田之间,除了以任督二脉相连外,便是以中脉、左脉、右脉相连,合称为三田五脉。并以此为本,连接其它经脉。体会到这点之后,方志兴将其化入武学之中,也终于将大手印等密宗功夫彻底化为己有,融合进自身武功体系。前些日子在襄阳城外的悲歌,便是他在将精气神三宝相合的同时,更是将身口意三密合一,才在体内雄厚无比的真气的支撑下,产生了那般神奇的效果。换作他人,可是万难如此。

“人体三大丹田,分掌头部、胸部、腹部,最终可相合为一。而七轮的话,若是同样能够扩展,最终或许也可整合为一。因此认真说起来,两者似乎并无多少不同。不过三大丹田关联到人体精气神,是为道家根本,七轮则是另一种了。我修炼的是道家功夫,因此虽然体会到了两者的相通之处,最终却还是以三丹田为本,汲取一些东西作为辅助。你如今修炼的话,同样也要如此,万不可犹疑不决、徒留遗憾!”方志兴又告诫道。武道之途,最忌讳的便是目标迷茫或者犹疑不决,丧失了一往无前的锐气,一旦那样,以后可就再难有着进展了。

“是,师父!”按下心中苦涩,郭襄回应道。

二人又谈了一会儿,却都没有了多大兴致,眼看天色已晚,郭襄向方志兴磕了几个响头,带着倚天剑,就此踉跄而去。两人之间,就此了结了师徒缘分。大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二月六日,崖山外海。

“此战得胜,南人再无兵力,十年征战,终于也要结束了!”望着被击溃的宋军战船,听着远处传来的哭喊声,张弘范心中想道。作为蒙元大将张柔之子,他自至元六年奉命统领收编来的李璮旧部伐宋,到如今已有十年。这十年来,他南征北战,从襄阳到临安,从长江到大海,不断取得胜利,到如今终于完全功成,心中自是极为喜悦。灭国之功,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够得享呢?作为武将,张弘范心中自然有着勒石留名的想法,让后人记住自己的伟业!

“乾坤秋更老,听鼓角,壮边声。

纵马蹙重山,舟横沧海,戮虎诛鲸。

笑入蛮烟瘴雾,看旌麾、一举要澄清。

仰报九重圣德,俯怜四海苍生。

甚翠袖停杯,红裙住舞,有语君听。

鹏翼岂从高举,卷天南地北日升平。

记取归来时候,海棠风里相迎。

“啪啪!好词,好词啊!只可惜所作非人,可惜,可惜!”正想着,张弘范耳边突然听到一阵吟诵之声,在这混乱的战场之中,清晰地传入了自己耳朵。而在吟诵之后,紧接着便是击掌赞叹、又接连几声可惜。

闻声,张弘范心中顿时一沉,缓缓将视线转了过去。非是其它,实是这声音让他太过熟悉,六年前襄樊之战。蒙元大军眼看便要大获全胜,却因为此人歌声让襄阳城中的武林人士突围出去。不但未能竟得全功,后续还带来许多麻烦。当时张弘范虽然因为攻打樊城时受伤没有出阵。却在军中听到了此人声音,对此一直难以忘怀。尤其是数年来屡受江湖人士刺杀后,他心中更是如此。

“张将军,今日在此偶遇,实在是巧啊!”凝神看去,张弘范只见一个身着紫色道袍、上面绣着一个太极图的道士立在船头,向着自己说道。此人语气舒缓,让人不自觉地放松下来,似乎真的是在拉家常一般。

不过越是如此。张弘范心中却越是沉重,襄樊之战后,他可是没少询问过此人资料,但问来问去,却只知道对方武功高强,行事上却无法捉摸。若说此人不关心宋室存亡,许多江湖中抗蒙之事都有他的影子;而要说关心的话,他却一直没有走上前台。张弘范思来想去,也一直难以摸清对面这人的真正想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如今大战之际被此人不知怎么摸到了船上,自然定然有着凶险。

征战多年,又是一军主帅。张弘范心境自非寻常。他心中虽然有些惴惴,却还是压下了自己想法,面上不但丝毫不显异样。还阻住旁边欲要拔出兵器的亲兵,说道:“可是剑神方真人?不知前辈在此。未克远迎,恕罪。恕罪!”说着微微躬身,向对方拜了下来,似是对刚才拉家常的回应。面对武林中盛传的天下第一高手,他虽然自忖有些勇力,却也绝对没有胜过对方的心思,更不敢有其它小动作。当日方志兴一曲悲歌,慑住数十万人,虽然之后蒙元军中对此有了防备,方志兴也再也没有用过,但张弘范心中也可以肯定,眼前这位天下第一高手,断非身边这数十人可敌,就是整条船上数百人也是不行。否则的话,对方也不会大摇大摆地出现在他的面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