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武侠世界_作者:明道真人(916)

2020-09-24 明道真人

张弘范笑了一下,说道:“前辈说笑了,陛下曾言,若是前辈肯的话,必不吝国师之位!”

“国师?”方志兴听到这话,这才稍稍转过头来。似笑非笑道:“那你们所谓的帝师呢?”国师之位,听着似是尊崇,但蒙古人册封的却不是一个两个,单就方志兴自己。就曾逼死过一位蒙古国师。

“帝师?”张弘范闻言,嘴角一阵抽搐,不知方志兴是真心还是试探。不过帝师是皇帝之师。向来由皇帝所定,他自然不敢接话。更何况如今的帝师是由八思巴担当。统领天下释教,并且奄有青藏。实力地位远甚于己,张弘范哪里敢于得罪。因此听到此言,他只得打了个哈哈,推托道:“帝师是陛下所定,非臣子所论,不过只要前辈能够折服陛下,想来也并非不可!”对于佛道两教的争端,他心中着实没有多大兴趣,也没有实力掺和,向来是远远避开。

“哈哈!折服忽必烈,会有那么一天的!”方志兴大笑道。似乎忽必烈的皇帝之尊,也丝毫没有被他放在眼里。

张弘范见此,心中更是一凝,知道此人实在是无法无天之徒,再也不敢多言。他身为臣子,对君主说的越多,越容易被引入不敬,方志兴不是臣子,自然没有什么,但对他可就不一样了。当下左顾右盼,再不敢多言蒙元朝廷之事。

正谈着,方志兴忽然一声大笑,说道:“哈哈!文山先生来了,快请上来。”转身迎了上去,说着也不见他有何动作,似乎只是微微一闪,船上已然又多了一人,正是前些时日被俘的大宋信国公、右丞相,文山先生文天祥是也!

眼见那亲兵带着文天祥回返的如此之快,张弘范心中又是一惊,知道这亲兵只怕除了带出文天祥外,其它事情丝毫没有做出。不过他仔细看去,见到那亲兵旁边的几名蒙古护卫,心中却是一定,知道李恒那边想必发现了异常,说不定正在接应。

“先生大名,贫道闻名久矣,可愿共离此地?”除掉文天祥身上束缚,方志兴说道。《侠客行》和《正气歌》,可以说是他最喜爱的两首诗词,对于作出《正气歌》的文天祥,方志兴心中极是尊敬,此次前来,除了见证崖山海战外,最大的目的便是与此人一会。

文天祥身在敌营,又被人突兀带到船上,虽然惊异,神情却是没有丝毫波动。他淡淡地看了方志兴一眼,对他所言却毫不理会,径自向前走了几步。望着被蒙元水师击溃的大宋水师,还有不断投海赴死的众人,他心中悲戚之极,突然伏在甲板上,嚎啕大哭起来,哽咽道:“

长平一坑四十万,秦人欢欣赵人怨。

大风扬沙水不流,为楚者乐为汉愁。

兵家胜负常不一,纷纷干戈何时毕。

必有天吏将明威,不嗜杀人能一之。

我生之初尚无疚,我生之后遭阳九。

厥角稽首并二州,正气扫地山河羞。

身为大臣义当死,城下师盟愧牛耳。

间关归国洗日光,白麻重宣不敢当。

出师三年劳且苦,只尺长安不得睹。

非无虓虎士如林,一日不戈为人擒。

楼船千艘下天角,两雄相遭争奋搏。

古来何代无战争,未有锋蝟交沧溟。

游兵日来复日往,相持一月为鹬蚌。

南人志欲扶崑崙,北人气欲黄河吞。

一朝天昏风雨恶,炮火雷飞箭星落。

谁雌谁雄顷刻分,流尸漂血洋水浑。

昨朝南船满崖海,今朝只有兹船在。

昨夜两边桴鼓鸣,今朝船船鼾睡声。

北兵去家八千里,椎牛釃酒人人喜。

惟有孤臣雨泪垂,冥冥不敢向人啼。

六龙杳霭知何处,大海茫茫隔烟雾。

我欲借剑斩佞臣,黄金横带为何人。”吟到最后,哭声渐止,转而目视张弘范等人,双目直欲喷火。船上,文天祥一曲悲歌,让众人有的面露不屑、有的赞叹不已,一众汉军将士,却都极为尴尬。特别是那些原本的宋室将领,眼看文天祥瞪着自己,更是转过头去,不敢与之对视。

过了好一会儿,眼看船上仍没有人出声,张弘范只得站了出来,向文天祥道:“文丞相,我给您介绍一位活神仙,这位全真教方真人,可是特意来看望你的!”指向方志兴,向文天祥介绍起来。他见刚才文天祥毫不理会方志兴,心知两人多半并不相识,因此出言引见,并点明方志兴是全真教之人。

文天祥闻言,这才勉强将目光转向方志兴、看到他一身紫色道袍,显得华贵之极,不由冷哼一声,转头道:“某在朝廷,未闻有此真人!”对他没有丝毫好脸色。“真人”称号,除了一些上古大德和民间讹传外,多是由朝廷册封而来,文天祥位列右丞相,对于大宋朝廷册封的真人多少自然略知一二,却从没有听说过对面这人。听到张弘范介绍他是全真教的,自然将其看成了蒙元朝廷册封之人,哪会有什么好脸色。宋廷之中,可从来没有册封全真教的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