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没错,所谓俑,是以陶、木、青铜等材料制作的小型人像,目的在于代替活人随葬。俑大约是春秋战国时代才开始出现,它的前身是殉葬的活人。人殉极其残酷,在商和西周非常盛行,大量的活奴隶和活士兵被用作殉葬,比如安阳殷墟武官村大墓中排列着一百五十二具人骨,就是墓主生前的武士和奴隶。随着春秋战国时代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兴起,用奴隶作为人殉的习俗也被迫改变,从而出现以茅草等扎束成人形来代替真人殉葬。这可能就是最早的俑,当时称”刍灵”。”小天师跟他辩解:“但是你们没有想过,为什么多数都是以陶、木、青铜等材料制作的小型人像?唯有秦始皇陵里的兵马俑,才是真人大小?大家都是当老大的,死了凭什么要用小人陪葬?”
这话问的其他人一噎,他们怎么知道?
“告诉你们吧,有一种玉俑,乃是用的一种名叫玉骨髓的东西做成,这种东西据说是玉石的芯儿,在没有接触人气的时候,是透明的水一般,一旦接触了人气,就会变硬,这样的宝贝,可遇不可求,如果是死去的人,裹在这样的玉骨髓里,是跟生前一样的,万年不坏,估计千万年也不腐。”小天师指着里头的人道:“还有一种传说,说在里头的人,会因为玉骨髓的关系,死而复生。会不会如此我不知道,但是的确能是让死了三千年的人,现在看起来跟睡着了一样。”
“哎呀!”方新涵惊叫一声:“他、他好像、好像还在唿吸!”
“啊?”众人惊讶了,眼睛一瞬不瞬的看着里头躺着的墓主人。
果然觉得里头的人,胸膛是有些起伏的!
“我的妈呀!”
“卧槽!”
众人纷纷想往后退,想到那汽化了的场景,都怕得要死。
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有的人想泪流满面了。
“这是活的?”独孤浩炎也害怕了,他第一反应就是抄家伙,将这个东西打个稀巴烂。
三千年,在这么封闭的环境里,还活着,那肯定不是人啊!
“不用紧张,不用紧张!”小天师第一个要安抚的就是独孤浩炎:“没事的,有事情我早就自己动手了。”
“可是……那个……。”他指着棺材里的“人”,不知道要怎么称唿才合适。
“那是个死人没错儿,不是在唿吸,而是你们看的时候,错将玉石里流动的液体,折射的波段,看成了唿吸的动作,其实他没有唿吸了。”小天师赶紧大声的道:“都放心,都放心啊!这只是个视觉的问题,他都死了三千年了,还活着么?”
众人这才略略放心下来。
而且因为紧张,什么都没注意到,现在却发现,这里有一股淡淡的请香气,不同于一般的防腐香料的味道,这股子请香气,颇有点提神醒脑的意思。
跟某些让人不适的防腐香气不一样,这股子香气带着一点冷冽的感觉,让人脑袋为之一清。
众人这才发现,这个不同的东西。
“这东西叫玉俑,跟你们以为的那个玉俑啊,不是一回事儿,这东西没有缝隙,里头的东西,原样保存,不管怎么样,千万别打开,一旦打开了,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打开,里头的东西,包括人,都将化为飞灰。”小天师告诉他们:“当心,这份玉俑,应该是古往今来第一份,或许,还是个绝品。”
“那当然,那当然!”王一水教授搓着苍蝇手:“我们将东西抬出来,放在水晶棺材里,谁也不许用手碰,这是宝贝,这是比金缕玉衣还要宝贝的文物,玉俑啊!”
老头儿高兴的不能自己。
其他人也同样如此,这可是第一次发现,这样的东西。
玉里头埋了个人!
而且这玉石他们在搬走的时候,已经看过了,竟然天衣无缝,可是,人是怎么进去的?
里头的人,身高大约一米七左右,这在古代是很正常的高度。
“这人有点矮啊?”但是在一米九以上的独孤浩炎看来,这高度……还不如小天师高。
“古代哪儿有那么多营养物质啊?除非变异,否则啊,身高也就这样了,一米七都是正常身高,还有一米六的呢,我还见过一米四的女人,矮的都让人以为她未成年,其实孩子都生了三个了。”小天师乐了:“你是富贵人家出身,不知道普通人家的日子怎么过,现代社会当然生活条件好,物质丰富,农家人自己养奶牛,喝牛奶,可比城里人过的日子还逍遥。但是在古代,普通老百姓一年能吃上几回肉,都是好日子了。更别提喝牛奶,补充什么钙物质了。”
所以古代人的身高,普遍不高,加上现代的长度跟古代的还不一样,小天师跟独孤浩炎竟然就身高的问题蹲在地上演算了半天,才得出结论,古代之遥身高超过一米六的男儿,都能称得上是“七尺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