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悚夜话_作者:吕吉吉(319)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话,但嗓子里发出的却是含糊的喉音。

  “哎呦, 忘记了。”

  北泉快速画了个简单的符咒,拍到了祝泓身上。

  “下了地府的魂魄大都心有不甘,未免他们互相抱怨, 所以纸城里不能随便说话。”

  北泉向卫复渊解释道:

  “只有到了判官面前, 它们才被允许申诉冤情。”

  卫复渊“哦”了一声, 总算明白北泉千叮咛万嘱咐他不能说话的原因了。

  北泉又转向祝泓:

  “现在,你可以开口了。”

  祝泓试着清了清嗓子。

  “咳!嗯, 咳咳!”

  发音清晰,确实是他本人的嗓音。

  祝泓抬头,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这四个字。

  “你们……究竟是谁?”

  许久未曾开口, 祝泓似是快要忘记应该如何说话了。

  他的吐字很慢,发音有些含混,断句也不太自然:

  “为什么知道……我的、名字?”

  “先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

  北泉一笑,“因为我们在找你。”

  说着, 他拉过卫复渊, 伸手搭住自家小男朋友的肩膀,“至于我们,是特地从‘上面’下来,向你询问一些事的。”

  祝泓定定地凝视着他们,片刻之后, 他倒抽了一口气。

  当然,魂魄是不需要喘气儿的, 这只是他作为一个新死不久之人仍然保有的,生前的习惯而已。

  “你的意思……是, 你们……其实是、活人?”

  北泉含笑点了点头。

  这个答案实在太过刺激,祝泓的表情终于有了明显的裂痕。

  他站起身,踉跄着往前走了两步,朝两人伸出手,似乎想要感受一下属于“活人”的体温。

  但他在触碰到北泉和卫复渊前然醒悟,连忙又缩了回去。

  “你们是来找我的?”

  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之后,从祝泓口中说出来的话语明显流畅了不少,“你们是不是知道……我身上发生了什么?”

  “多少知道一些。”

  北泉笑了笑:

  “然后,其他事情,还得由你来告诉我们。”

  &&& &&& &&&

  “我没想到,自己会遇到那样的事……”

  祝泓的自述以此作为开场白。

  作为一个民俗学家,祝泓一年起码有六个月的时间都在上山下乡,到处搜集与记录当地的民风民俗。

  这项工作在许多外行人的想象中简单而又浪漫,好像只要跟老乡们聊聊天,听听故事再写几篇文章就可以了。

  然而谁干谁知道,民俗学研究其实是非常辛苦的。

  祝泓供职的研究所给他安排了一个小团队,连他本人在内,一共三个人。

  另外两人,一个是所里的研究员,另一个是个学考古的研究生。

  大约自三年前开始,祝泓他们就在进行一项西南地区的民俗学研究课题,专门考察当地的祖先崇拜与祭祀风俗。

  课题开展了三年,这三人小团队也跑遍了西南地区的穷山恶水。

  然而大约在一年前,队里的研究生学成毕业,而另一名研究员也因为家里有事临时请假两月,只剩祝泓一个人仍然坚持继续他未完的乡野考察。

  祝泓坐在那张瘸脚的椅子上,将他在阴间仍然笔耕不辍的记录拿给北泉和卫复渊看。

  北泉接过,一页页翻看起来。

  卫复渊好奇地凑过去,一看纸面就立刻蹙起了眉。

  纸是皱皱巴巴的白宣纸,看上去像是从废旧的纸扎品上撕下来的,写字的笔是毛笔,而“墨水”则是某种说不清是红还是黑的,颜色深沉的液体。

  其上所书的,是卫复渊完全看不懂的,真正的鬼画符。

  在卫少爷看来,这些都只不过是随手在纸上勾画出来的曲线和墨点而已,和三岁幼儿的涂鸦没有区别,根本不能称之为“字”。

  他悄悄瞥了一眼北泉,发现北泉竟好像能读懂这些古怪的线条一样,看得很认真。

  等北泉将那叠“记录”看完之后,祝泓才接着说了下去。

  “我记得……那应该是去年的5月8号。”

  祝泓说道:

  “当时我一个人在祈县以南大约六十公里的小村调查当地的民俗,有个老乡告诉我,隔壁村来了一个‘铲地皮’的“老板”,手里似乎收到了两件好货。”

  “铲地皮”是文物贩子之间的行话,指的是到农户家中捡漏,从不识货的人手上低价买入古董的行为。

  而“老板”指的当然是来捡漏的古董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