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每天上升一米_作者:齐氏孙泉(178)

  结果没过一会儿,就有战士和熟悉的送货三轮车过来了。越城先听到的声音告诉了黎韩非,俩人从船舱里出来,下竹筏正好迎上他们。

  “是你们订货的吧,来看一下订货单。”一名陪同战士过来道。

  上午订购的,下午经历了冰雹后还能送过来,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黎韩非点头:“是我,怎么还赶着送货,山上事情应该更多吧。”

  战士道:“差不多了,因为提前做了预警,加上有群众动员,速度比计划快很多。现在忙的是厂子那边,又扩招了一批人,没日没夜的要加工出临时塑料方舱住所。这冬天要来了,帐篷保暖肯定是不够的。”

  “塑料方舱?”黎韩非怔了怔。

  战士苦笑:“最好的材料肯定是合金的,可现在炼钢厂还没恢复,听说东北那边已经恢复生产了,可那边自己还不够用,就算送来也需要时间,塑料做成双层,再尽量结实些,多住几个人,也能降低取暖成本。也比帐篷好管理。”

  之前的那个安置所没有塑料,羡慕这边有塑料工厂。而这羡慕东北那边有炼钢厂,可以建造足以抵御寒冬的方舱住所。

  也许,他口中的那个地方,也有羡慕着别的地方有着什么。

  这世道,总有比自己更好的地方,也总有比自己坏的地方。

  珍惜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对了,我们这还有些可能用不上的杂物,如果你们有时间的话,不知道能不能看看有没有你们收的东西,价钱什么好说,主要是我这留着占地方。你可知道,这空间有限。”黎韩非指了指堆放杂物的地方。

  作者有话要说:  战士:穿上衣服还真认不出来了~

  冲鸭!*30

  懂我的意思吗~

  向你敬礼

  salute~

第74章

  黎韩非口中的杂物,可能对其他人来说,就是求而不得的宝藏。

  而且黎韩非说地方小,可能会让周围的人活活气死。两条渔船,三个竹筏,这些连在一起才住六个人。这么大的空间怎么能说小?

  不过也有条件比黎韩非好的,有大轮船的,那装下的东西就肯定比黎韩非多。

  战士道:“我还要去别的地方,不过他应该可以。”

  看了看那个送货的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点点头:“我去看看吧。”

  先将订购的货物清点好,而且给出了换算成大米大概需要多少东西。随后战士又道:“今天是你们这捐了不少医疗物资对吧,还有糖姜水。”

  黎韩非点点头:“是我们。”

  “首先我们这边对您的善举表示感谢。现在政府鼓励捐赠。会给予一定的优待政策,回头会给你颁慈善证,到时候凭借慈善证后面再买东西,限量产品会有宽额,价格上也会有一定的折扣。”

  这大概就是好人有好报了。

  可能会有人觉得,这未必公平,因为那些有这个心但没这个钱的人怎么办?

  可要知道,越是富有的人,往往越是舍不得捐出自己所有物。

  善财难舍。

  这就像那个古早的段子一样。问一个农民,如果有一百万捐多少,农民大方的说捐一百万一分不留。可问他愿不愿捐一头牛的时候,却坚定的说不会。

  因为他真的有一头牛。

  黎韩非的这些东西,确实是无本来的,可这大海之上,又有多少人的财富是自己的呢?

  可关键时候捐出来的,还是少数。

  官方这么做,也是给这样的善良之人一个回应。

  黎韩非捐出物资是善举,得到官方的回馈是意外之喜。

  战士那边确定后,让黎韩非签了字就带文件去别人家忙了。黎韩非带着工作人员去堆放的杂物那边去看,然后拿出一个刚收获的塑料筐,让他将东西拣进去。

  这真的从锅碗瓢盆到床单被褥一应俱全,只有想不到的,没有这里找不到的。

  工作人员唇角抽了抽:“这是找到超市了吗?”

  “快递,”黎韩非道,“其实那个地方还有,我们做了标记。”

  工作人员眼前一亮:“你们能汇报一下位置吗?”

  毕竟也有人将那种地方当自己的宝藏库,只自己一个人去。如果黎韩非只发现了一个站点,那么附近一定还有更多的快递站。

  黎韩非指了个方向道:“我在那边放了泡沫和竹子,用绳子栓住了,下面连着的就是快递门。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有其他船发现了。对了,我一直带着雷达的,如果你们你那个追踪到我来时候雷达的发射信号,应该就能够看见,我们曾经在一个地方呆了两三天,就是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