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家养人参娃_作者:初吻江湖(314)

2021-06-30 初吻江湖

  “还能收两三次?”这个徐铭尊还真不知道。

  “第一次在六月中旬,我说的是农历!”李泉强调了一下采收的时间:“第二次在八月下旬,第三次就是结合收根,割下地上部分,选择合格的叶片入药。以第一次收获的大青叶质量最好。伏天高温季节不能采收,以免发生病害而造成植株死亡。”

  “快,记下来!”二大爷赶紧指挥人:“记得下次再种板蓝根的时候,记得收割大青叶。”

  再便宜,大青叶也是药材,一块钱一斤还是可以的。

  何况这东西跟韭菜似的,割了一茬儿还有一茬儿呢。

  李泉又详细的说了板蓝根的采收,最后很晚才散了去睡觉,李泉说的喝了两大搪瓷缸子的水。

  他来了第二天就开始打称,徐铭尊的板蓝根连根带叶子,一共卖了七十六万块,是一年生的板蓝根的两倍还多一些。

  就算是刨除人工费用,他也能净赚七十万。

  在他看来无所谓,但是给了王家围子所有人一针强心剂啊!

  但是李泉也说了:“二年生的跟一年生的两回事,大家不要看价格高,你们的板蓝根可卖不上这个价格,最多卖一半的钱。”

  “我们懂,但是一半的钱我们也乐意啊!”二大爷乐了:“人家小徐一年到头累的够呛,何况他可是种了二年呢,大夏天的还给板蓝根追肥埋粪丹,我们一般人都没他那么细心。”

  大田虽然产量高,但是也累人,可大田地方大,精细养不了啥,只能粗管着来,没人会跟绣花似的照顾大田。

  徐铭尊不一样,他有钱有闲的,照顾起东西来,十分仔细认真。

  “那我先把东西派人送回去,大家的板蓝根也要抓紧了,等到风干了我就来收购,看质量给价格,同意咱们就交易,不同意我也不强求。”李泉这人说话办事还是很靠谱儿的,大家也信得过他。

  “那成,你今天在这里住着,明天看看我们板蓝根的质量。”国子哥扶着二大爷道:“爸,咱们先回去吧,明后天,就这几日了,板蓝根薅完了就请李先生过去看看。”

  “行,行!”二大爷高兴地合不拢嘴。

  赵燕子也高兴地不得了,给家里的客儿做了红烧肉,她其实是想让吃过的人都快点忘记快乐食府那红烧肉的味道!

  还有大鹅子炖土豆,炒的青椒鸡蛋,还有打的菠菜汤。

  最后是一个凉拌菜,在镇子上买的拉皮拌的黄瓜跟豆芽菜,多放芝麻酱,圆葱加香菜。

  因为都忙着薅板蓝根呢,没人来王子平家跟李泉他们吃饭,李泉带来的人,在地桌那边吃饭,剩下王家兄弟跟徐铭尊,还有李泉,在炕桌上吃。

  “这次来就暂时住下吧,让车子先走,再让人开车过来收板蓝根。”徐铭尊想得好,但是李泉没答应:“要回去的,我爷爷那边还有事情呢。”

  “老爷子啥事儿啊?”王子安还不知道,就好奇的问了一句。

  “老爷子找野山参呢。”结果李泉的回答,让王子安的筷子一顿:“找野生人参?”

  “是啊!”李泉今天收到了地道药材,话匣子就打开了:“找了好几个,都说不行,老头儿为此着急上火,其他的药材都齐了,就差这一味主药,就没看上眼的!”

  “人参啊……有啥说头没?”王子安不经意的问,徐铭尊看了看他,没说啥。

  李泉八成也是憋屈的够呛,这会儿一问他就给大家伙儿普及了一下“野山参”的知识。

  人参这个东西,很奇怪,它的茎直立,圆柱形,不分枝;主根肥厚,肉质,黄白色,圆柱形或纺锤形,下面稍有分枝;根状茎(芦头)短,直立的茎上长叶子,开花后结红色的果实,那就是人参籽儿。

  一年生植株茎顶只有一叶,叶具三小叶,俗名“三花”;

  二年生者茎仍只一叶,但具五小叶,叫“巴掌”;

  三年生者具有二个对生的五小叶的复叶,谓之“二甲子”;

  四年生者增至三个轮生复叶,称为“灯台子”;

  五年生者增至四个轮生复叶,名为“四匹叶”;

  六年生者茎顶有五个轮生复叶,唿为“五匹叶”。

  过了六年的野山参,他都没见过好么!

  而真正的野山参,不是长在大棚里的那种,而是生长于山地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之中,主要生长于长白山和小兴安岭地区。

  野山参十分稀少,按照年份和大小,野山参价格差别很大。

  野山参的须子,乃是长条须,老而韧,清疏而长,其上缀有小米粒状的小疙瘩称之谓“珍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