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不舒服了,没胃口,就喝一碗廖记的高汤。热腾腾的时候灌下去,稍微有那么点儿烫口,再来点小咸菜儿……他家的脆腌黄瓜、风干萝卜条那可是一绝,吃完了,发些汗,转头就好。”
说这话的时候,大爷的表情十分生动,偶尔啧啧几声,仿佛在回味。
一听这话,前面一个大妈不同意了。
她扭过头来纠正道:“照我说呀,那脆萝卜泡菜才是一绝呢。”
队伍中的其他人纷纷点头响应。
大白萝卜能做的菜品不多,好些人就不爱买。
可一旦做成泡菜,那当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天冷了,人都跟着贴膘,难免多吃肉菜。
可肉吃多了,它腻呀!
这时候,来一口廖记餐馆的萝卜泡菜:
嗨,雪白的萝卜条往嘴里一扔,咯吱有声,汁水四溅。
酸酸辣辣的,立刻就带出满口津液,甭管什么油腻荤腥都给解开了。
别提多开胃。
但大爷也有自己的支持者。
脆腌黄瓜得用那种不成形的黄瓜扭儿,皮多肉少,口感格外脆嫩。
那些市面上卖的大黄瓜,肉忒多,腌制起来容易变软,水汪汪的,口头就不够爽利。
所以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哪怕被人瞧不起的畸形黄瓜扭儿,用对地方,也成了精华。
各色八角花椒大料熬出汤水来,泡那么几个钟头,胡乱切开的黄瓜条儿就带了酱香味儿……
还有那风干萝卜条。
艮啾啾的,不像前两者那么脆生,但越嚼越香。
两边就七嘴八舌讨论起来,场面一度非常热烈。
祁安就笑,“那都吃!”
美味还嫌多吗?
多乎哉?
不多,不多也!
说得大爷大妈都笑了,“那你喝汤的时候可得捂住嘴。”
有新来的食客好奇,“不是吃饭吗?干嘛要捂住嘴?”
大爷微微抬高了声音,隐约带了点儿得意,“当心把舌头鲜掉喽!”
附近的人纷纷看过来,发出快乐的笑声。
前头的人陆陆续续进去,又听见后面一阵急刹车。
镜头一转,一辆粉红色的小电驴冲了过来,一头扎进停车位里。
后座上坐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儿,脑袋上带着和电驴同色系的头盔。
有点滑稽。
寒冷的冬日起大早上学可忒难。
小孩儿还有些睡眼惺忪,“妈,我进步了好几名,你说要给我买廖记包子的!”
前面的妈妈无奈道:“买买买,你都念了八百回了,这不就来了吗?”
小男孩瞬间清醒,飞快扭头环顾四周,看清廖记餐馆的招牌猴,顿时喜上眉梢。
他直接从电动车后座上跳下来,张开双臂欢呼着:
“嗷!吃包子喽!”
对于不住在这一带,经济条件又比较一般的家庭,来廖记餐馆吃饭是件颇了不起的事情。
往往班上有谁去了,一定要拍照留念,可以拿到学校吹好多天。
小男孩噔噔跑去开门,撑着门框,扭头冲妈妈喊:“妈,你快点儿,要卖完了!”
小朋友的快乐,就是这样简单直白。
“来啦来啦!”当妈妈的随口应道,“这不是还要停车吗?'”
她一边拔钥匙,一边暗自咋舌。
早就听说好多有钱人专门跑到廖记来吃饭,今天一看,果然名不虚传。
看看这门口的车吧,随便蹭人家一点漆,她两三个月的工资恐怕就得打水漂。
结果当妈的刚进去,却见儿子哭丧了脸。
“他家今天早上不卖包子!”
她一愣,“那卖什么?”
大老远跑来了,也来不及再去别的地方。
男孩儿也傻了,“我没问。”
妈妈没好气地往他脑门儿上戳了一指头,“看你干的这营生。”
这脑袋瓜子,就是随他爸,不灵光。
娘儿俩好不容易找了座位,抓了路过的服务员问。
“听说有叉烧包、灌汤包什么的,今天怎么不卖?”
对方笑道:“您说的那几种包子都属于特色早餐,不一定什么时候有。不过今天的米粉也很好吃的,要不您试试?如果不喜欢的话,还有固定的夹馍和烧饼、米粥。”
见儿子眼巴巴看着,当妈的咬咬牙,“那就来份米粉吧。”
来都来了。
服务员点头,“今天有肥肠粉、牛肉粉和清汤泡粉,请问您想要哪种呢?”
当妈的转头去看儿子,“你自己选,别要清汤了。”
都是花钱,要什么清汤啊,一听就没啥成本。
服务员就知道她误会了,笑着解释道:
“女士,咱们家的清汤其实是牛骨高汤,因为处理得特别干净,看上去清澈透亮,所以才叫清汤,其实特别浓郁,还有好多人专门排队来买高汤呢,都是限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