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徒弟全叛出师门_作者:浮丘一(333)

  也怪不得他生气了。

  这也足以解释为什么之后闻翡没有再到无间地狱‘探望’过顾容景, 说到底, 那地方他根本没资格进去。

  冼玉没有说翻谁的生死簿, 顾容景没有再深究,只道:“师尊既然这么说了,可是有什么法子?”

  世人对苦海与地府知之甚少,唯一进出过地狱的案例就在眼前,可惜碧血刀从苦海中坠入无间背后想必有人操控,不然传闻中那些在苦海中迷失的亡魂, 难道各个都会被押到无间不成?

  进去都是个问题, 更不用谈从地府出来了。

  其实冼玉也没有思路,但他隐隐间有个想法, “我想,有个人说不定可以帮我。”

  冼玉修书一封让灵鸟送去法华山,想必看来信封上如意门戳印的面子上, 不会不送到智舜和尚眼前去。不过三日,冼玉确实收到了回信。

  但信中所述,却让他大感意外。

  回信的是智舜和尚的亲传弟子,法名如慧,他在信中写道,家师已于前几日圆寂,不过他在离世之前预料到玉清道君会来信,所以特意留下了一封遗言。

  冼玉一探信封,里面果然有第二封,这张纸略微薄脆,看着像是压在书中压了许久,纸张上都皱出了些许痕迹。

  智舜大约是预料到了他今日的情景,在信中道:“此生与君不过两面之交却深感情长,凡人寿命终有时,不渡无边苦海,何以成佛成仙?今日久坐窗前,想写薄薄几言赠君,顿笔良久,也只得一句叹息。”

  随信附送了一颗拇指大的佛珠,表面光滑圆润,乳白晶莹,握于掌中,还能体会到其中的一丝佛性。

  “这……难道就是法华大师圆寂的舍利子?”

  郑毅看了,脸上一片黯然。

  传闻高僧圆寂后身体架于火中焚化,历练几日后火堆中便会生出一颗舍利子。

  法华大师在世不过区区几百年,虽然远远不及冼玉,但修为和佛法都已然纯熟,再过个几百年说不定可以立地成佛,怎么会,怎么会这么年轻就……

  冼玉把信收了起来,脸上没有什么波动,“不必为他担忧。”

  智舜是如来之子,上辩阴阳下得五行,具因他生来有慧根和佛缘,这□□凡胎不过是他在人间游历的一处住所,等到几世轮回修行圆满,便可立地成佛。

  比起圆寂,这信中倒有两处让他十分在意。

  不渡无边苦海,何以成佛成仙?

  “记得当日,法华大师也曾提到过这句话。”

  顾容景悟性通透,一点就与他相通,“师尊说的是地藏王菩萨?”

  “不错。”

  郑毅当时也在场,智舜说了些什么,他自然是知道的,只是这会儿又忍不住糊涂了,“这有什么关系?”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冼玉垂眸缓缓念道,这是菩萨在应位时发下的宏愿,“或许,这句话并不是在说他自己。”

  顾容景怔愣一下,“您的意思是……”

  “???”

  郑毅一头雾水,“你们到底在说什么?”

  “除我之外,这世间可还人五十年便修得大乘?”

  冼玉这淡淡的一句,把郑毅给问住了。

  “自然是,没有的。”

  他干巴巴地道。

  “这就对了。”冼玉道,“自古有几百年便大乘的天才,但我五十年便能‘登峰造极’,能常人所不能,这难道不奇怪吗?”

  郑毅:“……是有点奇怪?”

  这是,变着法子的夸自己?

  冼玉没有和他说太多,“之前让你找的关于通天梯的东西,你找得怎么样了?”

  郑毅这才回过神来,连忙从芥子戒里取出一堆厚厚的纸页,这些都是他翻遍了书籍查到的相关信息,一说到这个,他终于自信了许多,“说起来也奇怪,在千年之前传下来的野史正史中,都没有通天梯这个概念,直到近两三百年,才隐隐有了说法。”

  但这个说法具体是由谁传出来的,这就不清楚了。他只知道,有记载说迈过渡劫期,天上会出现一条通天之路,登上这通天梯,走过后便可成为金仙。

  这说法与当日师兄所述的没有太大差别。

  “您突然查这个……是觉得哪里不妥么?”

  “何止是不妥,简直就是闻所未闻。”冼玉淡淡道,“千百年来都没听说过这什么通天梯,偏偏我‘死’后各种流言四起,倒真是会钻空子。”

  更诡异的是,这件事师兄竟然早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