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玄学出道后我红了_作者:宗年(1325)

  两人搞清楚了这是怎么回事,奈何这是一条单行道,跨出了天地也就与外界隔绝之后,他们连将真相传递出去的机会都没有。

  马道长无奈的叹了口气,颇觉棘手。

  很少有驱鬼者愿意往西南地区来。

  即便有人请驱鬼者来此解决鬼怪之事,就算看起来是一样难度的事情,要价也远远比其他地区的价格要高。

  大师们闻西南色变。

  对于驱鬼者圈子而言,有几个公认的危险之地。

  往北走的雪山,往西北走的沙漠,中央的昆仑,东南的密林,以及……整个西南地区。

  这些地方,要么就是鬼神封神成圣之地,本就与天地相连同,至今仍有神力残存,属于四方神位。

  要么,就是如东南那样蛊虫成行,防不胜防。

  而西南地区,却是另外一个维度的艰难。

  ——在传闻中,西南是鬼域之城。

  因为常年干旱无雨,地势险要而条件艰苦,所以在以前,这里并没有太多人居住,地广人稀,常常奔波数日也见不到人烟。

  而也有传说流传下来,说是半夜露宿野外时,常能听到群鬼呜呜咽咽,寒风刺骨。

  不过后来,这条传说倒是被搬上了荧幕,靠着《走近科学》成功得以辟谣。

  所谓的鬼声,只是因为干旱使得岩石沙石化形成了孔洞,夜晚风从其中吹过,风声呜呜,乍一听便如鬼哭。

  对于民众而言,这不过是以前愚昧又认知不足才导致的误解,解释清楚原理之后,也就只哈哈一笑,当做以后与友人谈起的趣闻。

  但对于驱鬼者而言,却从未敢对西南地区放下戒备。

  真正入了法门的人,或是真有实力能够吃阴间饭的,或是天生阴阳眼可以不依靠符咒手段就直接看见鬼的,他们在身处西南地区的时候,都能清晰的感受到,从地面以下传来的阴森鬼气。

  那些迷途而没有阴差接引的鬼魂,即便浑浑噩噩,却都本能的在往西南地区走,像是遵循着古老的传说,认为这里就是所有亡魂的最终归处。

  但是,这里早已经没有了它们的去处。

  于是,千百年之中,越来越多的鬼魂滞留于此。

  它们逐渐忘记了生前的一切,甚至忘了自己曾经的名字和所作所为,但却还是执拗的停驻于此,呜咽哭泣于自己的无所归。

  西南地区的鬼气,远比其他地区浓厚,就连天地也像是对此默许,不加理会。

  因此,当驱鬼者身处西南地区的时候,即便是符咒和所有驱鬼术法,效果都要大打折扣。

  ——对于鬼魂而言,西南是它们的主场。

  客场的驱鬼者,天然就占据劣势。

  驱鬼者们往往事倍功半,要花费远超于其他地区的心力,才能成功驱除鬼怪。

  时间一长,也就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往西南走。

  而各门各派也会告诫还没出师的弟子,没有那个能力,就别想吃西南的饭。

  否则,小心饭没吃进嘴,却反而把命搭在这里。

  也因此,被积压下来的西南地区的事情,往往都会被交给海云观来做。

  其他大师不喜欢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计,但这里总归有人居住,有人需要帮助,海云观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人死,因此迫于无奈,也只好在圈内其他人软刀子的逼迫下,为了保护生命而接了下来。

  像是王道长,他在刚出师那会,就经常被其他年长些的师叔道长带着往西南跑。

  一个是因为人手不足,另一个也是为了让王道长迅速得到锻炼和成长。

  ——说好听点叫“成长”,是年轻人应该得到锻炼。

  实话就是这里要面临的艰难,远远超过其他地方。

  马道长从今天听那去了观内的年轻人说,乌木神像是来自西南地区的时候,就颇觉得头疼。

  这年轻人,别的不提,眼界是真的高。

  道长要看就要看最厉害的,鬼怪要惹就惹个最大的,小一点的他都看不上眼。

  而就算再如何有心理准备,马道长还是没有想到,从他刚下了公路开始,西南之行的艰难就已经开始了。

  “在旧鬼域看见尸骨还敢上手,神像也敢拿……”

  马道长摇了摇头,还没有结束的思维让他小声嘀咕出声,随后才看向王道长:“也算是另外一种意义的好消息吧,出事的是我们,不是留下来的那个。最起码,我们不用替他担心了。”

  马道长:死贫道不要死道友。

  王道长脸上露出笑容,刚想回答,却发现邺澧的目光看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