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以撒来时方向,西原润望见正准备离开运输车的贝翰音。
“他去找你了?和你说了什么?”西原润紧皱眉头快速追问。
以撒敷衍了句:“自己琢磨。”说完,便朝钟楼走去。
第37章
以撒摸透了贝翰音的想法。
在一营和二营换防线后遭遇了一连串问题,使得他们在前线陷入了三天无军部支援、无法与外界联系的孤立状态。不巧的是,反叛军也发动了攻击。这些事件让贝翰音产生了夺权的念头。
作为副总指挥官,他年轻而富有才能。一旦发现上司与他年龄相仿,且只能简单地维持局势,自然而然地想要采用一些非常规手段上位。
这在战场上着实令人荒诞不经,外有敌人进攻,内部却同室操戈。但以撒却觉得正常,有时候大厦光鲜亮丽,倾倒瓦解后才发觉问题源于中央。
顺着广场中的军绿帐篷,以撒一路走向红色钟楼。距离钟楼越近越能感受它的立体美感。
以撒伸手丈量,发现钟楼建造得非常结实,砖头用得比普通房屋厚实了两倍。也许是出于对靠近海港、常受强风浪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考虑,设计师在建造初期特意增强了钟楼的耐久性和坚固性。
与其他忙碌的士兵擦肩而过,以撒走进钟楼内部。他不知道钟楼之前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模样,现如今已被改造成大大小小的房间,尽头则是旋转的木制楼梯,通向其他楼层。
站在楼梯抬头向上看,木制台阶呈螺旋状上升,最终通向满载精密零件的第四层。即便在一楼仰望四楼的三个钟摆,它们也非常硕大,正有条不紊的运行。一个敲正点,一个负责走时,另一个负责报刻。
之后以撒停止闲逛,因为通讯器响了起来。
“请所有指挥官前往指挥部。”
他这个自封的指挥官去不去?
通讯器又响了:“请以撒维尔前往指挥部。”
看来是把他算上了。
根据来时记忆,以撒离开钟楼直奔广场上最大的营地帐篷。帐篷附近有卫兵巡逻,等他撩开门帘探身走进去时,內部的长桌前已经围满了六七名军官。
一身灰绿色迷彩的以撒在黑色指挥服中格格不入。
指挥官们扭头看着以撒,神情各异。以撒也在打量这群指挥官,这是军队中仅剩的最后指挥人员。
金庞庞和乌格等人都在这里,除两个不认识的人外都是熟悉面孔。
站在人群中间的贝翰音主动说道:“这是侦察队的巴尼,卫兵队的越逸明。”他在向以撒介绍一直驻扎在雪野镇的两位队长。
巴尼和越逸明听到自己的名字,朝以撒敬了个军礼,态度非常客气。显然二人早已听说了以撒维尔的事迹。
但语言是个很狡猾的东西,介绍一个陌生人时,同一件事情在不同人口中陈述带给人的观感也各不相同。看起来,贝翰音在对巴尼和越逸明介绍他时,显然润色了不少。
为了把他拉入己方阵营,贝翰音可真是下了功夫。
以撒客套地笑了笑,转身去看长桌正中央的位置。西原润一直未抬头,此刻双手撑在桌子上,专注地研究战略地形图。
图纸上大片蓝色图钉分布在采尔马特,少量红色图钉聚集在雪野镇。
贝翰音:“总指挥,人都到齐了。”
听到提醒,西原润才把目光从桌上移向众人。
“很抱歉,因为我的判断失误导致前线失守,部队损失惨重。”
西原润语气沉重,他的疲惫直观的传递给了其他人,“如今,可战斗人员还剩下六十七人。把大家伙召集过来是想听听诸位的意见。”
他把红色图钉分成了五份,摆放中地图中的雪野镇上方,“接下来,我们需要在雪野镇进行防守。但城镇外围都是树林和田地,不适合防御,所以我们要把敌人引进来。”
他拿起红笔,把雪野镇按照小圈套大圈的同心圆结构进行分割。
郊区,外城区,内城区。
最外围的大圈是郊区,西原润没有放置红色图钉,而是在第二个圈外城区放置了五枚图钉。
“我把主要防守地点定在外城区,这里建筑物密集,适合进行小队制的巷道战。”
如此分布,西原润通知在场的指挥官,他需要重新分配队伍。
“主干道两支队伍,次干道两支队伍,高地一支队伍。”
以撒了解地点头。
西原润准备打城市战,这点和他不谋而合。但听见对方的分队方式,以撒立刻出声提醒:“既然要在高地安排队伍,为什么不按照战斗方式分队,进攻、掩护、狙击这样分队可以互相打配合。”
西原润眉头微皱:“我们现在可用兵员太少了。你这样分配会让队伍数量增加,而队内人员减少。”
以撒不敢苟同,反而觉得西原润过于学院派。
对方说的有道理,但不适合当前情况。
以撒道:“人数少才要尽可能发挥他们擅长的优势,以优打劣,而不是平均配平。”
几句话,引出两个人的矛盾。
西原润突然后悔让以撒参与此次讨论,他努力克制情绪。
可又想到最初也只有以撒反应过来敌人的计划是进攻采尔马特,又让他心情稍微平稳。
也许对方同样说的对。
西原润深吸一口气,“好,这个问题我们先放一边,一会在做讨论。”
他把红色图钉收走,又指了指自雪野镇临近港口的仓库:“至于物资问题,我准备把所有粮食弹药都安置在港口的仓库中,避免被敌人毁坏。只要再坚持两天援军就能抵达这里,所以我们不仅要战斗,还要保护好物资,撑住最关键的四十八小时。”
以撒出声打断:“可是放在海港仓库中会让调运速度缓慢,不利于前线士兵们作战。我建议把一部分弹药食物放在钟楼内。”
西原润闭上眼缓和三秒,保持平静反驳道:“如果你是敌方指挥,是会优先轰炸显眼的钟楼还是港口内不起眼的平房仓库?”
“自然是钟楼,”以撒坦然,仿佛刚才不是他提议把物资放在钟楼里的。
其余指挥官也十分不解,纷纷看向他。
以撒说道:“所以我说最初的队伍分配有问题,按照我的方法,队伍两两配合,钟楼反而不会被敌人轰炸。”
他用手指点了点最内圈的制高点钟楼:“要想长时间顶住敌人的进攻就必须在关键地区建立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我认为钟楼就是这个关键点。”
口头解释太麻烦,以撒直接伸手把蓝色图钉扫到身边。
“队伍按照战斗方式分类,自然攻击范围要缩小。”
他捏起一个蓝色图钉,放置在了最内圈:“城市战人们习惯称之为巷战。因为巷战是在街巷之间逐街、逐屋进行的争夺战,发生的地点通常是在建筑物密集区域。其显著特点一是敌我短兵相接、贴身肉搏,残酷性大,二是敌我彼此混杂、犬牙交错,危险性强。”
随着话语,以撒又把两个蓝色图钉一高一低放在了钟楼上。
“所以我们应当缩小防御范围,分散防守内圈。狙击手在四楼伏击敌人,而步兵在一楼掩护狙击手。”
接着,又有两个蓝色图钉被一左一右的放置在广场两侧的楼房中,“左右楼栋各安排一支重机枪队伍,在两端架枪掩护钟楼内的步兵。”
“最后,就是侦察兵和信息兵。”以撒把图钉随手一抛,两枚图钉滚向了雪野镇边境,“侦察兵在外围干扰,携带炸药炸毁所有通往钟楼的道路,防止敌人驾驶坦克车辆等载具。”
“如此一来,反叛军丧失了步坦协同进攻的可能性。他们只能派遣士兵接近钟楼。为了避免误伤,他们自然不敢轰炸钟楼。”
按照安排,桌子上还剩下一些蓝色图钉。以撒把它们全部放置在港口仓库与钟楼连接的最短道路上。
“其余人就受点累,今夜把钟楼内的各房间墙壁和天花板打通使它成为室内战壕,之后在从仓库挖通前往钟楼的地道,让仓库和钟楼相连。这样后勤保障可以通过地道不断运输物资给钟楼里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