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龙,给个九品官不过分吧?(74)

2025-08-30 评论

  帝王说:“朕素来爱喝甜饮,你为朕琢磨一个配方。”

  于是乎,主人公开始上山挖掘药材,去偷千年蜂王蜜,采集秘境灵果,最终熬制了一锅深紫色甜饮。

  帝王喝了一口,顿时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连说三声“好”,还提议让主人公当御厨。

  然而主人公只是拱手,说自己志不在此。

  帝王虽然遗憾,但还是赏赐了主人公一块御赐牌匾,黄金百两。

  主人公衣锦还乡,回到自己出生的小镇,开了一家食铺,自此隐姓埋名。

  元入潭熬了好几个夜,才将这本书看完,书里面的美食馋得龙夜不能寐。

  他甚至半夜拿了一块帕子,捂着嘴,边看边擦口水。

  元入潭当然知道先生不喜欢甜食,但他总是提醒先生。

  “若先生听到民间有名声好的厨子,一定要多留意。先生装作喜欢吃甜食,让龙来品鉴就好。”

  元入潭收回思绪,看着面前的玉杯,又从荷包里拿出了一个空玉杯,将这个甜饮倒上几滴,那个甜饮倒上一大口。

  倒完以后他还是觉得不满意,又往里面加了些蜂蜜。

  御膳房新做出了一种果酸,是用果子酿的,有时候可以用来调制甜饮。

  元入潭身上正好有带,便将果酸往里面滴了些。

  玉杯里的颜色好像有些深?

  但是无碍,元入潭又往里面放了些枣子、橘子块。

  他弄完后,晃了晃,确定晃匀后,小心翼翼抿了一口。

  顷刻间,他的五官皱成一团,口腔两侧直流苦水。

  元入潭盯着玉杯,想倒又有些舍不得,让他再喝一口,他只觉得眼前一黑。

  最终,聪明且智慧的龙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元入潭先是换了一个大玉杯,又掏出之前保存的淤泥,往里面扔了二两,杯中灵气磅礴,生机的味道直冲元入潭脑门。

  元入潭弯了弯眼,将自己之前调好的甜饮倒了进去,和淤泥搅匀。

  尝龙手艺者,得大造化。

  元入潭将“甜饮”调制好,这时,甄江终也走到了马车前。

  甄江终先是对元入潭行礼,随后道:“下官已给地豆切好了块,请元大人施法。”

  元入潭点头,跟着甄江终来到田地前。

  甄江终指着湿润的土壤:“一共六小块地,下官用不同的法子种地豆,如今,地豆已种好,请元大人催生。”

  元入潭说“好”,甄江终又提醒道:“元大人只需催生,不需要让它们茂盛,下官想观察一番。”

  元入潭颔首照做,片刻后,一株株藤蔓从地里面钻了出来,有的田块藤蔓枝叶较多,有的田块叶子枯黄。

  六块田地的藤蔓向四周蔓延,交织在一起,只是叶子大小对比鲜明。

  元入潭施法让地豆从发芽到成熟,等地豆长大后,甄江终连忙让人将地豆挖出来。

  元入潭见甄江终还要分析一番,自己恰好无事,便端着刚才调制好的玉杯,来到了水渠边。

  那里驻扎着他的水军精锐。

  虾兵蟹将从远处就闻到了元入潭的气息,随着元入潭走近,虾蟹在河中蹦哒,恨不得跳进渠畔的草丛里。

  元入潭走到渠畔蹲下,青色的官袍沾了些杂草。

  河中虾蟹纷纷对着元入潭行礼。

  龟承相、鲤鱼将军等大官也来了,它们脑袋浮出水面,神采奕奕等候元入潭吩咐。

  元入潭将玉杯往下放,在大臣们好奇且惊艳的目光中,他摸着下巴道:“我看各位守渠辛苦,便亲手调制了一份灵药,有助于各位的修为。”

  众水军激动不已。

  元入潭又道:“接下来我会论功行赏,白丞相分三成,鲤鱼将军和蟹元帅各分一成,剩下的,虾兵分一半,蟹将分一半。”

  元入潭说罢,将预备中的“甜饮”倒了进去。

  水军们也有分寸,不属于自己的也不多喝。

  白丞相先是尝了一口,味道之怪,险些折了他的半条龟命。

  可里面的灵气也是实打实的,一口抵得上他这些年修炼加起来所获。

  龟丞相仰了仰头,强行挤出笑脸:“臣没有想到大王竟有如此手艺,如此佳酿,让臣一入喉,仿佛看到了佛祖菩萨,真乃仙品!”

  元入潭本来也感觉自己做的甜饮难喝,但他见白丞相眼中喜爱不是作假,又有些犹豫。

  难不成乌龟口味特殊,他觉得难喝,但乌龟觉得好喝?看来他的甜饮也算是遇到知己了。

  两条鲤鱼将军喝了一口,眼前都黑了,险些见到自己被做成红烧大鲤鱼的太奶。

  “甜饮”难喝,但灵气却是难得一遇的机遇,它们不由狼吞虎咽起来。

  大元帅喝完后先是晃了晃,随后站直了身子,它倒不觉得难喝有什么不好。

  好东西能轻易让它喝到吗?

  任何机遇在获得之前不得先吃点苦?

  水军们大口吞咽,转眼间,就已将元入潭的“甜饮”喝了个干净。

  元入潭见状,恍惚间,自己好像成了《大玄第一摊贩》的主人公,心底不由炙热。

  他也在怀疑水军们是不是因为他加了太多淤泥,所以才喜欢?

  但他一想,每本书中的主人公都有个秘方,淤泥也是他的秘方,这也是合理的吧?

  这时,有兵卫过来通知元入潭,说甄大人已探索到了些奥秘。

  元入潭闻言,连忙折返。

  田地前,甄江终摸了摸这块土豆,又捏了捏脚的淤泥,听到身后的脚步声,连忙回头,一脸惊喜。

  “元大人,我知道了!”

  元入潭:“诶?”

  兵卫给元入潭端了个凳子,元入潭坐下,看着甄江终拿着一块凹凸不平的地豆兴奋又愤然。

  “那灵朝在欺瞒咱们!”

  元入潭拧眉:“他们做了什么?”

  甄江终咬了咬牙,一旁的随从端来一个碟子,碟子上放着细碎的地豆块。

  “那灵朝告诉咱们,只要将地豆切成块种到地里,不久后就能长出根茎。一个地豆最多能切十五块。”

  甄江终气愤道:“因为咱们种了麦子,一粒麦种种下去,结出的麦穗上又能抖落不少麦粒。咱们大玄太缺粮食,恨不得一块地豆能长出五十条藤蔓!”

  元入潭意识到了什么:“你的意思是不能切的太碎?”

  甄江终深呼吸:“一个碎块的重量最好在一两左右,如今咱们的地豆越来越小,甚至有些地豆结出来,都没有一两!”

  元入潭眉心拧紧:“这分明就是灵朝输给咱们的,他们太过卑鄙了!”

  甄江终又拿出一块发了芽的地都对元入潭道:“元大人请看,如何选种也有讲究,地豆表面越是坑坑洼洼,越好留种,越是光滑,结出的芽也少。”

  元入潭倒是听懂了:“这些小芽能长出藤蔓。”

  甄江终:“对,而不同的芽长势也不同,最上面的芽最为茂盛,最下面的芽则最为凋零。所以为了节约,我们可以将最下面的芽给切去。”

  元入潭脑子里一次性接触了太多东西,有点反应不过来。

  好在旁边有小吏书写,将细节记录。

  元入潭又想到了一件事:“甄大人知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地豆越种越小,也越种越少?”

  甄江终蹙眉,沉思片刻。

  他让人拿来第一批地豆,先是将上面的芽给切下来,一部分种入土中,一部分放在被烈火烤制的一圈的瓷碗里。

  甄江终:“请元大人再次施法,只需要催熟,不需主动让其茂盛。”

  元入潭点头照做,新一批的智牙又继续延伸,地豆很快又长成了。

  甄江终让人将地豆挖出来,地里面的地豆显然没有瓷碗里面的地豆大。

  甄江终如法炮制,将两批地豆再次切去根茎,一部分放土里,一部分放入瓷碗中,在给碗中灌些水。

  元入潭继续施法,而这一次,瓷碗里的地豆依旧繁茂,可土里面的地豆长势比原先还差。

  甄江终抬头,与元入潭对视。

  元入潭将目光集中在甄江终身上,出声问:“甄大人发现了什么?”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云霄桂月 灵异神怪 宫廷侯爵 甜宠文 萌宠 脑洞 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