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惊讶地挑了挑眉。
坎贝尔女伯爵的评书会以挑剔出名。
他还是第一次看到,一本书能同时被这么多评书会成员热情夸赞。
那只证明了一件事!
他放下投稿,兴奋地来回踱步,是一本好书!
天主啊!至少要等20天才能在图书馆借到这本书!这真太让人沮丧了!
第二天,刊登了坎贝尔女伯爵评书会的联名推荐的各类文学报纸如期分发到了千家万户。
这些文学类报纸的受众加起来,差不多囊括了全桑恩的所有中上阶层人口。
“……我整日茶饭不思,为杰克的命运牵肠挂肚。”
“相信我,这是一本错过会后悔一辈子的书!”
“作者兰斯·卡文迪什虽然是个新作者,但是他是个货真价实的天才!他今年才14岁,可是他的写作水平比一些成名许久的作家还要优秀!”
“请阅读《杰克复仇记》吧!我以我的名誉担保,肯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成千上万的读者阅读着报纸上的对《杰克复仇记》热情洋溢的赞美,不约而同产生了深深的好奇。
《杰克复仇记》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能得到坎贝尔文学沙龙25名成员联名推荐,这本书究竟有什么魔力?
兰斯·卡文迪什究竟是何方神圣?他真的像推荐书评里写的那样天才吗?
该不会是他自己花钱买的广告吧?
也有不少人幸灾乐祸的想,坎贝尔女伯爵文学沙龙评书会这回可是吹破了牛皮,等书上市后遇冷,看他们怎么收场。
作者姓卡文迪什……肯定就是埃茨帝国的那个卡文迪什,这些人为了捧它国权贵的臭脚,竟然说出来这么不要脸到极点的肉麻吹捧!
等书上市后,他们一定要好好批评这种无耻的行为!
与此同时,无数私人图书馆的经营者也把《杰克复仇记》列上了各自的购买列表上。
在众人的翘首以待中,11月25日倏忽而至。
笨重的货车们进入了无数私人图书馆,马夫们从车上卸下一摞摞的《杰克复仇记》。
第39章
“工人们不是应该被淘汰的废物!我们建造了整个国家, 却一无所有!面包厂的工人没有面包,挖煤的工人舍不得烧煤取暖,纺织女工没有布料做新衣, 棺材匠死后没有自己的墓碑……去看啊,工厂里, 贫民窟中,布恩河底,到处是我们兄弟姐妹们的尸体!”
“兄弟们,我们必须团结起来, 一起抗议!一起罢工!我们要获得和我们的努力相匹配的地位!”
一个男人站在工厂前的一辆马车车顶上,振臂高呼。他身材矮胖魁梧结实,脸庞通红,络腮胡子,上穿棕色的斜纹粗花呢夹克衫, 下穿深蓝色灯芯绒裤子, 这是当今典型的工人装扮。
工人们密密麻麻地围在马车下面, 抬头仰望着他。
一个男人面带难色,扯着大嗓门:
“布鲁斯,罢工有点太过火了吧……一家老小都要靠我养活啊。”
他的话立刻引来了许多人的附和。
“是啊是啊,不工作谁给我们发钱?我们吃什么?你给我们发钱啊?你养我们啊?”
“况且,咱们炼钢厂里开的工资也不算很低, 老爷给我们付了钱,我们应该要好好工作回报他啊。”
人群很快散开了。
布鲁斯从马车上跳了下来,脸庞上的热度已经消退大半,他揉了揉鼻子,表情有些沮丧。
工人运动在全国上下都如火如荼地开展。他们厂大部分的工人都在请愿书上签了名,但是却没人愿意罢工。
可是不罢工, 不给工厂主一点厉害尝尝,他们是不可能良心发现,主动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的。
他明白工友们的顾虑,然而炼钢厂的工作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他们每一天的工作都是在和死神同行。
熔炉附近没有丝毫防护装置,经常会有人掉进去被活活烧死。就在前几天,有个工人掉进了刚炼化好的钢水里,尸骨无存。
烧伤、烫伤更是家常便饭,布鲁斯的双臂密密麻麻都是烫伤。和他关系比较好的一个工友,直接被烧没了一根胳膊——工厂主甚至没做出任何补偿,就连工友也认为是“我太倒霉了”。
因为要经常透过炉窗观察炉温,长时间直视强光,很多工人眼睛都坏了,只能模糊看到一点东西。
还有……
“布鲁斯,我们要去喝酒,你要和我们一起吗?”
布鲁斯被工友的话打断了思绪,他扯着嗓子大声说道:“不,我不去,我要去图书馆借书。”
他是莫森图书馆的会员,为此他每年都要交1金镑的会费。
工友们因为他的话桀桀怪笑起来。
“是啊,我们的布鲁斯可是一个文化人呢。”
“你天天看书有什么用啊?反正这辈子都成不了绅士。别浪费时间了,还是和我们一起喝酒吧。”
“图书馆的会费这么贵,你还不如把钱省下来结婚,你年纪可不小了,真想打一辈子光棍啊?”
布鲁斯脸上刚消退的温度又升起来了,他又愤怒又无奈地看着这些人,即便知道他们根本不会听进去,还是不知道第多少次重复劝说道:“你们不能再把钱浪费在吃喝玩乐身上,你们应该去学习,去读书,这才是对自己的最大的投资,将来……”
“草,你这个人真烦,你又不是我爹妈,天天端着架子教训谁呢?”
“走走走,别搭理他。真晦气。”
布鲁斯深深叹了口气。
……
走进莫森图书馆时,他轻易地发现了包括图书管理员在内的图书馆所有人对他投来的视线中的鄙夷和惊异。
他们都是衣冠楚楚的绅士小姐,穿着高档的私人订制的衣服,鞋子纤尘不染,比他的脸都干净。
而布鲁斯的衣服是从二手店里淘来的旧物,经受炼钢厂的长期烟熏火燎,伤痕斑斑,还带着呛人的机油味儿。
他很坦然,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丢人的地方,也并不觉得自己就低人一等。
“最近有什么新书?”
图书管理员:“先生,这里是图书馆,请小点声。”
布鲁斯抱歉的笑了笑。
因为炼钢厂机器每天都轰鸣不休,工人们普遍听力都很差,在车间之外也必须扯着嗓门说话。
他配合地压低声音,“最近有什么值得推荐的新书?”
“《莉莉安的葬礼》、《城堡惊魂》、《情人墓》……以及,我们图书馆力推的《杰克复仇记》。”
布鲁斯感兴趣地抓了抓胡子,“那我要借《杰克复仇记》。”
他记得《杰克复仇记》,之前他在不少报纸上都看过推荐这本书的书评。这本书已经发行了?
他从管理员那里接过了一本红皮书,这是《杰克复仇记》的第一卷。
精致,这是他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
亲切,这是他对这本书的第二印象。
书皮上的黑色烟囱实在是太熟悉了。
这是一本和工厂有关的事情吗?
怀抱着这种隐秘的期待,他等不及回家,直接坐在一旁看了起来。
这一看,他就再也没有停下来。
杰克的故事固然让人愤慨,但是真正打动布鲁斯的是真实。
这是一个很真实的故事。
作者一定是很了解底层穷人们的生活,才能写出来这么生动真实的内容。
贫民窟坑坑洼洼的路面,臭烘烘的污水肆意流淌,公共厕所恶臭扑鼻。
雾霾中藏着很多扒手,出门在外一定要格外小心钱包。
食品店的黄油最低是一便士起售,贫穷的主妇只能让孩子去买半便士的黄油。
发生撞击事故的摆渡船。
收费关卡中饱私囊的收费人。
深夜的咖啡摊,半便士的两薄,一位好心的站街女郎慷慨地请穷人吃点东西。
在大街的垃圾堆里翻找食物的流浪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