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的悬铃木和杜鹃花,郊区娇艳的野玫瑰。
债务人监狱前乞讨的人们,收贿赂的狱卒,用钱买自由的传统。
七八岁的清道夫男孩光着脚在马路上跑来跑去,附近的居民经常会请他跑腿,给予他一些食物和不穿的旧衣服当做酬劳。
……
如此多的真实细节堆积在一起,让作者笔下的众生百态栩栩如生,他所构架的穷人们的世界也是如此鲜活真实。
布鲁斯越读越亲切,恍惚间甚至有种错觉,仿佛他就是杰克,书中的一切都是他的日常体验,他迷茫地游走在市井烟火中,寻找自己存活世间的意义。
杰克的疑问恰恰也是他的疑问,是无数穷人们的疑问。
为什么唯独我们的生活那么不幸?
为什么我们穷人明明应该是同阵营的兄弟,却总是互相攻击、伤害?
为什么我们兢兢业业工作,却还是一贫如洗一无所有?
我们什么也没做错,为什么不能幸福?
大家都是人,凭什么有人生来高贵,有人低贱下流?
神不是说,祂平等的爱着每一个子民吗?那么为什么还要把人分做三六九等?
我们也是人,有思想,有感情,有血有肉的人啊!那些贵族老爷们凭什么可以轻易把我们当成废物,凭什么认定我们是必须要被淘汰的垃圾?
是的,《杰克复仇记》写的就是布鲁斯他们所处的世界啊!
杰克,就是他们啊!
布鲁斯还是第一次有这样神奇的经历。
他在以前也度过很多书,很多有意思有深度的书,或是奇妙的冒险,或是爽快的行侠仗义,或是深刻的人性剖析,他欣赏这些故事,也为其中的情节而感慨,可是他从来不会如此感同身受。
作者仿佛看出了他心里所有的疑惑,在书中借着杰克的嘴,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和声讨。
呐喊杰克们的心声,声讨这个不公的世界。
布鲁斯不知道看了多久。
他没注意到了外面的天色黑了,一盏点亮的煤油灯被图书管理员放在他桌前。
他没注意到图书馆只剩下他一个人。
直到他翻过了最后一页,然后迅速站起来冲向前台,“我要借《杰克复仇记》的第二卷!”
图书管理员:“很抱歉,先生,第二卷和第三卷都已经被借光了。您可以在这里登记一下,等书到了我们会写信通知您。”
什么?竟然借光了!
布鲁斯发出懊恼的叹息声。
是了,这本书这么优秀,肯定很受欢迎!
他平时工作太忙了,只有周六下午才有半天休息时间,他来的太晚了!
布鲁斯恋恋不舍地在登记本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通信地址,然后怅然若失地离开了图书馆。
他独自漫步在清凉的夜色里。
呼啸的冷风自四面八方向他发出进攻,他裹紧身上的旧夹克,在冷风中蹒跚前行。
微红的月潮下,男人的茕茕孑立的身影扭曲着拉长。
几个烂醉如泥的工人正躺在街头呼呼大睡。
狂风吹起一块纸板,在空中翻卷、滚动,明亮的月色下,隐约可以看到“普选权”这个单词。
这里是工人路。
就在昨天白天,请愿的队伍填满了整条街,甚至连路两旁的栏杆都被愤怒的工人们拆掉了。
今早的晨报不无讽刺道:“抗议产生了一个可喜的结果——起码街道扩宽了,以后不会堵车了。”
未来的工人领袖,此时还尚年轻的布鲁斯胸口砰砰直跳,浑身热血沸腾,满脑子都是杰克还未讲完的故事。
杰克是不可能放弃复仇的。
当他一无所有的悲惨死去,当他看到无数穷人都在悲惨的死去,他早晚会意识到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人间的法律无法制裁一个幽灵。
而复仇,是他的正当权利。
他有种预感,在《杰克复仇记》中,可以找到他寻找许久的答案。
兰斯·卡文迪什……
他在心里轻轻咀嚼这个名字。
你会告诉我们要怎么做吗?你会为我们提供合理的复仇办法吗?
《杰克复仇记》这本书,又会惊醒、鼓舞多少工人们呢?
不知道从哪里传来教堂的晚钟声,一声接着一声。
仿佛为谁敲响的丧钟。
第40章
“是的, 莫森图书馆新进的100套《杰克复仇记》已经全部被借光了,我们已经向格洛丽娅出版社写信要求购买更多书。”
《桑恩今日读书报》的记者鲍里斯在莫森图书馆的管理员的引领下,站在空荡荡的一列书架前, 用自己的眼睛再一次确认了《杰克复仇记》的火爆。
这是他今天来采访的第十个图书馆了。
这些图书馆有大有小,年费价格有多有少, 但是毫无例外,他们都引进了《杰克复仇记》,并且因为它那火爆的销量而做出了向出版社追加购买的决定。
“天主啊,我已经很多年没有遇到这样的畅销书了。”莫森图书馆的管理员感慨道:“老实说, 刚开始我并不看好这本书的销量,毕竟主角是一个幽灵,生前还是一个底层的挖矿工人,哪怕打出了复仇的噱头,然而正文里几乎没有多少复仇的情节……我真没想到这本书能这么受欢迎!”
鲍里斯当然也读过《杰克复仇记》。
当初坎贝尔女伯爵读书会成员的那封联名推荐信, 就是他们报社第一个刊登的。
鲍里斯在《杰克复仇记》上市的第一天, 就动用自己的关系, 给格洛丽娅出版社写信要来了一本样书。
然后他就彻底被这本小说俘虏了。
“可能是因为这本小说很真实吧。”鲍里斯感慨道:“栩栩如生的人物,车夫和收费关卡收费人的争执,河面上15分钟一辆的摆渡船,深夜路边咖啡摊卖的两薄,工人们经常讲的异端笑话……这些都太逼真了, 作者如果没有足够的生活阅历、没有对社会进行认真而全面的观察,是不可能写出来这样生动鲜活的作品的。”
“我好奇很久了,作者兰斯·卡文迪什究竟是什么人?很多报纸都只说他是新人,这是他的第一本小说,他的家庭出身、教育水平、年龄、职业、爱好……这些事情报纸上都没有提及。”
莫森图书馆的管理员期待地望着鲍里斯,“记者先生, 您能不能采访一下卡文迪什先生呢?”
“当然,我也同样好奇卡文迪什先生很久了,请期待一下未来的《桑恩读书日报》吧,我和我的同事们正在筹划对他进行深入报道。”
……
格洛丽娅出版社的主编办公室里,漆黑的皮质软椅,以往的西蒙专座上正坐着一个金发女人。
她撑着报纸,接连阅读了十几份报纸。
《晨邮报》“又一本畅销书!这个冬天,你不能不读《杰克复仇记》!”
《布恩河报》:“格洛丽娅出版社又推出了一本畅销书!或许,《杰克复仇记》会是他们最畅销的一本书?”
《工人报》:“童工命运令人揪心,谁能帮帮杰克们?”
《桑恩读书日报》:“兰斯·卡文迪什究竟是谁?他难道就是自己文中的杰克吗?”
银发男人端着一杯红茶,轻轻放在她身前的红木桌子上。
她不紧不慢地端起轻轻抿了一口,抬眼看向沉默侍立在跟前的西蒙。
“要加印多少?”
“回伯爵大人,目前共有25个图书馆提出了加购请求,预计加印5000套。”
辛西娅若有所思地眨了眨眼睛,“才发售10天。”
不仅起印的一万册销售一空,还收到了5000套的追订要求。
《杰克复仇记》最终能卖出多少本?四万本?五万本?
格洛丽娅出版社创社以来,还是第一次出版了如此畅销书。
西蒙嘴角微扬,露出一个并不明显笑容,“我的眼光一向很好。”
如果让熟人们看到辛西娅现在的表情,一定会大吃一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