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年咳了一下,谦虚道:“要不是你今天下去赶跑了那群人,到现在,会走了多少客人,都还不知道呢。”
陆光宗轻柔地摸了摸她头上的木簪子,有些怀念地看着这支木簪子上的花纹——和他头上那个劣质的,半碎不碎的玉冠的花纹一模一样。
“他们来砸年年的场子,光宗当然不能只站在楼上看着。年年今天肩膀好硬。”
林年听了,她活动一下,是感觉有些酸痛,不过被陆光宗捏过一通后,舒服了不少。她软绵绵地陷在椅子里,手里仍然拿着账本,懒洋洋道:“今天第一天开门,当然要多看顾着些。”
陆光宗将她手中的账本抽走,在林年反应过来睁大眼睛之前放回桌子上。
“年年得早些回去休息,”陆光宗想了想,决定循环利用,“我认识一个人,很可靠,以前做过一些账房先生的活,手脚干净利落。年年要不要考虑一下,把他招为账房?”
林年头一次听陆光宗推荐别人,起了点兴趣:“是个什么样的人?”
陆光宗想了想自家参谋那一张常年平淡无波的脸庞,不免有些牙酸:“就是……一个看起来很平常,但是很可靠的人。身量不高,长的也不算壮实。虽然什么时候都不喜欢笑,但总归是个利索的老实人。”
“这般好的老实人,以前还做过账房先生,现在怎么尚在空闲时候?”
陆光宗老老实实回答:“他喜欢上了种地。”
在帮他家王爷研究了多次该如何插秧,除杂草,施肥之后,陆光宗还没什么感觉,这位常年不笑的参谋反倒自己深深地爱上了种敌的充实感,每天先迅速赶到他这里问个安,然后急冲冲去了自己开的一小块田,整天蹲在里面不知道弄什么东西。
林年听了理由,也是哭笑不得:“人家都这么喜欢种地了,还会来我们酒楼吗?”
陆光宗斩钉截铁道:“会的,因为他同样喜欢当一位账房先生。”
王爷说他喜欢,他就得喜欢。
林年还没来得及见到这位热爱种敌的前账房先生一面,就听见了那位新晋探花要回乡探亲的消息!
这次,真正有了官职,有真人回来的排场,和之前只是回来通报个消息的排场完全不同,一大早上,镇门口被挤得水泄不通,好像全镇能喘口气的活人都从房子里跑了出来,就为了见见这位探花郎一面。
林年的酒楼生意也受了不小的影响,她见楼里客人少了三分之二,交代伙计好好看店后,和陆光宗一块去镇门口凑热闹。
新晋探花郎骑着高头大马,身着官服,周围一群人簇拥着往里面走,还有不少人在前边开道,一路走一路挤,不可谓不艰难。
劈里啪啦劈里啪啦,就连祝贺的鞭炮都左右两边放了两幅,总共足足放了四根!
人们缀在张峻后面,希望能摸一点探花郎身上的喜气,沾沾光,来日也能考功名,做大官!不过这一下便把不大的道路堵得没了空袭,奉命开路的侍卫们心里苦不堪言。
张峻这一路就冲着自己和阿田的家走去,拐过一个路口时,见周围人太多,甚至有百姓爬上屋顶,就为了看他一眼。不由得摇头,叫前边人速度放慢一点,免得周围乡亲发生什么意外。
他记起,前边正是他家的成衣坊,那位京城来的年姑娘盘下了这成衣坊,据说要改成酒楼。这么几个月了,不知道她生意怎么样。
张峻夹了夹马腹,一转头,便看见了林年家酒楼的招牌,林年正站在酒楼前边高出三层的台阶上,微笑着望着他。
张峻也露出微笑,见一个熟悉的人影从林年身后的酒楼里走出来,和年姑娘亲亲密密地站在一起。
这位他在上京之前,也是见过的,是年姑娘的夫——
张峻盯着陆光宗越来越清晰的面容,手上一松,一个不察,就要从马背上摔下来!
周围人一阵惊呼!
这,这不是那位摄政王吗?!!
第四十三章
“探……探花郎从马上摔下来啦!”
这一消息不胫而走, 有人传言说是马匹被路上石子咯了脚, 有人说是探花郎自己没拽紧缰绳, 各种稀奇古怪正经的不正经的猜测都传了出来,但没有一个人猜对张峻心里在想什么。
那天幸好周边侍卫反应快,及时接了下来, 否则探花郎回乡第一天就扭了脚,这个传言可不太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