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绯闻录_作者:页里非刀(436)

2019-06-15 页里非刀

  风一吹呼啦啦的响,旗面展开,上写着个大大的“面”字。

  正揭开大铁锅盖,翻滚的面汤如运河滔天,一个白胖富态满脸和气的妇人,正拿大勺撇去面汤周圈的浮沫。

  想必这就是李嫂了。

  却想不到这里生意红火的要人命。

  店里坐无虚席不说,门前摆着的五六张桌椅亦坐的满满当当。

  有人埋头吃着,大多数人都在等,等的无聊,便互相攀谈起来,操着各种方言,皆是南来北往客。

  舜钰朝桌面上看了看,原来这里不光卖面,还卖蟹粉汤包水晶肴肉藕汁汤圆。

  又有人端着盘匆匆过,香味直钻鼻息,却是两面洒着白芝麻的蟹壳黄小烧饼。

  第叁壹零章 吃早食

  马春朝李嫂耳边嘀咕几句,那富态妇人喊了一嗓,从里间出来个年轻人,穿着茄紫直裰,衬得高瘦又白皙,很斯文的样子,走至沈二爷面前作个揖,自称李逸,有些羞怯的道声请。

  穿过坐满吃客的前堂,嘈杂瞬间哗然悄逝,前路是条昏昏蒙蒙的窄廊,舜钰被门槛绊了一下,手就被沈二爷握进了掌心。

  挣了两下未挣脱,又恐动静大了,沈桓等几要闹嚷着取笑,遂抿抿唇随他罢。

  出了窄廊,是个四方见天的小院,刷白的墙,简单种着一簇嫩竹、二株桃树,地上整齐辅的青砖洇着湿,江南初春雨水多,少见日阳处覆了苍绿的苔,月洞门旁有个蓄满水的古厚大缸,浮着无花的睡莲,有红红的鲤鱼甩尾。

  舜钰心底很喜欢这样的景,似乎在这里,即便物是人非了,这里的流光依旧静谧不淌。

  她暗忖着,等哪日卸下压身的担,她的归处有这样一方天地便满足。

  黄花狸猫儿“喵呜“一闪没了影,李逸将他们领进正厅,木头搭得房子宽敞又透风,两张圆桌围一圈绣凳,摆放的很齐整。

  李逸有些歉然道:“确无旁的坐处,只有这祭祀祖宗的堂屋,有桌椅可纳,还望不介意。”

  舜钰瞧着墙上挂着幅幅人像,正襟危坐,如年画里排列的神仙,暗瞟沈二爷,见他朝李逸谦和道:“只怕是要扰了这里的清静。”

  李逸摇头只说无妨,祖上都是爱热闹好客的性子。

  沈二爷这才撩袍落坐,舜钰跑去坐徐泾身边,沈二爷唇角弯了弯,倒也由她去了。

  过了半晌功夫,四五伙计稳稳托着食盒子,腿脚带风地跑将过来,桂花糯米藕、千层油糕、蟹黄汤包、瘦肉香菇烧麦等满当摆一桌,再在每人面前,搁一碗热腾腾的红汤面,一碟水晶肴肉,配一碟香妃醋、一碟儿姜丝,嗜辣的,再来一碟酱油浸红椒,这样蘸着吃才有滋味。

  沈桓挟了只蟹黄汤包,啊呜就是一口,喷出的肉汤烫得舌头发麻,众人嗤笑,他脸色顿时沉沉的不好看。

  舜钰憋着笑意,小小咬破皮儿,待热气散尽,才吸着肉汤蘸着醋慢慢地吃。

  前世里在宫中什么没吃过呢,怎就觉得不及此时的鲜美万分之一。

  她又吃了肴肉,再尝块桂花糯米藕,抬眼见沈二爷旁的都未动,只挟碗里面条子边吃,边听徐泾嘀咕,声音轻的听不太清。

  这些个侍卫身强体壮,吃起东西来也风卷残云不含糊,转眼便见蟹粉汤包碟里只余一个,张宏嘴里含着半,筷箸又要伸过来挟,好吃鬼儿,就一个了……

  徐泾低着声朝沈二爷禀报:“京里传来的消息,新帝自继位始,由钦天监择黄道吉日二月初二日午时行大婚礼,兵部尚书夏万春之女夏嫱被册封为皇后。如此来,兵权一半落入皇帝手中,即便徐炳永掌五军都督府亦无畏。”

  沈二爷很平静道:“徐炳永功高盖主,性子跋扈张扬,皇帝性多疑而任察,虽表面尊敬却也暗自忌惮,现只看皇帝是否有削藩之心……”

  他突然顿住,看舜钰别别扭扭的,挟起最后个蟹粉汤包,暗戳戳放进他的碟子里,面上不由露出笑容。

  沈二爷说:“徐泾,暂不说这些,莫扰了吃的兴致。”

  遂咬了口汤包,南方的味道偏甜,他挑眉朝舜钰看:“给我一碟醋来。”

  舜钰正暗自后悔,沈二爷要吃不会自己挟么,要她多管什么闲事,正想着哩,听得沈二爷要醋,顿时没好气,端起酱油红椒碟儿,往他手前一搁,却见沈二爷面不改色的,真蘸着酱油红椒吃汤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