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绯闻录_作者:页里非刀(57)

2019-06-15 页里非刀

  舜钰忽儿想起前世里,有次在沈府的栖桐院,她落寞的立在穿堂门前,问过沈二爷。

  穿堂风寒,沈二爷解下身上的黑色大氅,替她披上,似乎诧异她怎会问这个,眼眸里有淡淡笑意,仅简单提点:“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

  他的声音一贯温和,那话意却犹为深寒,舜钰不禁打了个噤。

  握以治世大权,这天下,还有何是得不到的呢?

  ……

  进北安门,穿教忠坊,过十四铺,胡同沟壑。

  转拐安定门,入目一彩绘牌楼,上嵌蓝底大匾,有“崇教坊”三个鎏金大字,车马禁在前。

  舜钰携着秦兴几个只得沿道步行,但见两旁槐树成行,因着天暖雨足,树间已结了米粒大小的白色花苞,鼻息间有清雅淡香弥漫。

  再走一射之地,即见三间乌油大门洞开,呈坐北朝南之势,门上亦悬集贤门字样,便知是国子监正门,不停步往前,又是一道太学门。

  舜钰边走边新奇的四处张望,除他们这些新来入学的,在读者皆穿蓝色镶青边的圆领袍子,宽宽大大,远望颇有些道骨仙风的感觉。

  今是月中十五,监生下学休憩的日子。

  不用读书,皆出来偷得一日闲,这门内外进出的人,熙攘如流水,有四五一道立碑亭细量,也有步履匆匆埋头独行,更有携妻慢慢走逛,春阳和煦,扑洒在身上,略微苍白的面庞,染上轻松愉快的神态。

  过太学门,是座面阔七间带抱厦的大房,高悬“彝伦堂”大匾,梁柱檐饰透刻敷彩,蓝漆描金雕菱花,虽看着艳丽却不流于俗气。抬眼望晴空如碧,那单檐悬山顶映得粼粼发亮,忽啦飞来一群白胖鸽子,立于梁上梳羽啄毛。

  春光十里,不及这里惬意。

  第肆拾章 国子监

  舜钰辄身,瞧到秦兴几个小厮背箱笼,抬囊箧,一路跌撞挤搡,已是颊额发红,汗流满面,颇狼狈相,遂笑道:“你们在这灵台石矶上,坐着歇息会,前面日晷处,有许多新来入学的,我去看看他们在作甚?”

  秦兴已踮起脚尖朝那处眺望,用袖口一抹汗道:“小的往年随三爷来过,知道些一二,爷仔细看,彝伦堂前摆的是十张桌椅连排,典薄、典籍及掌馔带吏员在座,小爷把招学笺书、户部发的执照及籍贯登记簿都得带全了,典薄要查验收入监生名录,并当场造簿,典籍根据小爷入堂名,颁发相关书册,掌馔则告知斋舍号,并下发衫、冠履及被褥等日用之物,犹记得三爷领过二套。”

  顿了顿又说:“那些发的书册等物忒重,小的同梅逊随爷一道去。”

  转脸戒训同来的粗活小厮看管紧行装,就在原地等着,不许四处乱跑,不许生事惹祸。

  舜钰便带他俩过去,到底来得晚了,人渐散开,余一行队排,前有十几新生。

  巧遇张步岩已领全物什,不知从哪里冒出,未带书童,自个肩背箱笼,箱笼沉甸甸的样子。

  二人四目相对,他一改往日爱理不理的劲儿,走近主动招呼:“你怎来得这般晚哩,来早的斋舍分得好,瞧我的,分在甲字八号,离诚心堂最近。”

  诚心堂!舜钰心一动,见他脸庞溢满得色,顿时醍醐灌顶,心里不由好笑,原是为了炫耀这个,并不点破,顺他意道:“恭喜,张兄本就学富五车,入诚心堂实乃水道渠成,只怕进率性堂亦是指日可待。”

  此话确也有几许真心。

  国子监为当朝最高学府,素以学规严肃,课制紧凑,教范苛刻闻名。

  通则按六堂分级授课。

  广业堂、崇志堂、正义堂为初级,学制一年半。

  诚心堂、修道堂为中级,学制也一年半。

  如升入率性堂,学制仅一年,其间可去五府、六部、都、通、大等衙门历事,参于诸司各项政务。

  而张步岩得直升诚心堂,省去一年半萤窗雪案,算是国子监同考里,受考官青睐而出类拔萃的生员了。

  张步岩听舜钰这番夸赞,反起几分谦虚,溜瞟到正排队的秦兴梅逊,语气不敢苟同:“你还带两书童来?虽有专供仆役寄宿的房舍,却是要收银子哩,每月吃住一人二钱银子。”

  话里之意自然懂得,张步岩幼时父已早逝,唯靠母亲缝补贴济家用。

  舜钰也好不到哪里去,冯司吏仅一县衙小吏,饷银微薄,偶受秦仲接济艰难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