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的睿亲王的话反推,念瑭最先想到的是案发前的种种,始终让她耿耿于怀的是户部的大使,副使,“如王爷所说,必须凭借王志兴跟阿海杰两人的批准才能从银库调取银两的话,那么这个犯人应该事先就已经串通好了他们。”
睿亲王赞许说不错:“他们手头是一定有这二十万两银子亲笔批复的文书,不过很大的可能已经被他们销毁掉了,刑部查案过程中也未曾查究此二人的责任,可见他们是受到了该嫌犯的庇护。”
念瑭的思绪越来越清晰,“还有就是案发后刑部的做法也十分不妥当,完全有悖于律法章程,立案之后便直接下了判决,没有缉拿,没有过审,更没有口供笔录,这样不符常规的做法,背后肯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她一边说着却发现睿亲王的脸色慢慢变得僵硬起来,直勾勾地望着她,那双一贯熠然的眼眸里,目光看上去有些发顿,念瑭忙住了口问:“是奴才哪里说错了吗?”
睿亲王一顿,摇了摇头逐步走了过来,她连忙踅身给他让座儿,他缓缓沉下身坐在了案前,念瑭从未见过他之前有过这般紧张的神态,她不明所以,以为他大概是累的,便提壶又为他换了杯热茶。
他靠在了椅背上,神色被蒸腾的茶气淹没,看不清明, “我们还是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了,”睿亲王含了口茶,默了半晌微喟道:“假设存在这样一个人,觊觎户部钱财,欲图贪污其中的二十万两,事后让唐恭替他背锅,那么最先他必须买通户部大使,副大使两人,为他提供征调银两的凭证。其次在刑部立案之后,为了防止节外生枝,直接判处唐恭获罪,他需得勾连刑部主办以及其他涉案官员,可是再然后呢?大理寺复审无异议,都察院复审无异议,甚至案子上达天听,皇上也朱批表示没有异议。难道能说此人手眼通天,串通了所有人替他掩盖罪行吗?”
仿佛平地一声雷,一瞬间在她脑子里炸响,念瑭死死揪着壶把,直攥得手指的骨节儿发白,她咽了口唾沫,壮着胆子终于把心里的推测给说了出来,“……王爷的意思是说,这件案子当初,整个朝廷上下都有意要为此人遮掩犯罪的行径是吗?就连……就连万岁爷也……也……”
“就连皇上也要为他遮说。”睿亲王凝眼望着窗外叙上她的话头道。
作者有话要说: emmmm...我保证案子很快就有结果了
第31章 沉沉好眠
这样的推断远远超乎了念瑭的预想,一股可怖的寒意沿着她的后背攀附上来,朝中各级各部的势力盘根错杂,大概也只有皇帝有这样的能耐,协调朝廷上下通同一气,共同确定一件事实。
她魂不守舍起来,壶把几乎要从手心里脱滑,“王爷,”她发憷着问:“究竟是何人这么大的本事?竟然皇上也不惜违背律法单只为了包庇他。”
祝兖心里喟然叹了口气,这个世界在她眼里非黑即白,律法如同神明一样的存在,殊不知朝廷里浑浊阴暗的一面,“ 眼下无凭无据,”他回答道:“还无法做出论断,甭管是谁,龛儿肯定不小。”
话至此他没再往下说,不过念瑭根据他的口气大致也能够推测一二,这个人一定跟皇帝关系匪浅。
“既然皇上亲下旨意要重新覆查这件案子,今昔不同,上一回托大家伙儿的福,让他侥幸逃脱了制裁,这一次就公正严明的按照律法行事,冤有头债有主,老账新帐算做一处,一笔勾销。”
睿亲王话中透出决意,这让念瑭原本颓然的心又复苏了过来,甚至令她感到无地自容,她被十年前的那场噩梦吓破了胆,一直忍辱含垢的活着,老天爷怜悯,让她碰到了眼前为家门伸冤的良机,她暗暗告诫自己,不管前途有多艰难,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唐家洗濯门庭耻辱。
两人一番絮语,夜色更加深沉,不觉已至后半夜了,王府的后街上传来“咚——咚!咚!咚”,一快三慢的打更声来,常禄端了碗参汤入殿,呈送到案前道:“时候不早了,王爷尽早儿休息吧,明儿初五,一早儿起来还得出早朝呢。天凉,您睡前先喝碗参汤暖暖身子,今儿在豫亲王府没用好膳,您适当地填填胃。”
睿亲王又翻看了几页卷宗方挥挥手让他放下,常禄盯着那碗参汤不松眼,再这么搁下去就放凉了,见他冲自己努眼睛,抬下巴,念瑭明白过意思来,捧起参汤趁他翻页的当儿,蹲腿说:“王爷趁着热喝吧,没得凉了喝起来心里窝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