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归_作者:夏兰麦(90)

2019-06-13 夏兰麦 爽文 复仇

  但是战事并未就此偃旗息鼓,不知为何一向作壁上观的羌巫族在北鹘国退守巴宁关后,竟然一反常态与北鹘联手,欲兴师南晋。

  而北府军与北鹘一战中伤亡惨重,仅余三万兵力,已无对抗两国连兵的实力,八百里加急战报传回陵安之时,赤霄军的将士们已整军待发。

  边关危急,朝中并无良将可遣,少女在朝堂上自请长缨领军出战。

  孟皇后极力阻拦,她母家仅此一个亲人了,心中实在不愿她在那凶险万分的战场拼杀,万一,万一……….

  她不敢想。

  孟舜英依偎着她说,她还要孝敬姑姑,还要看着阿玉成亲,她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呢,她一定会回来的。

  孟皇后问她,阿英,那你什么时候回来。

  她说,强虏诛尽日,将士还家时。

  九月初三,号角声震彻天际,孟舜英率赤霄军拜辞帝京,披甲出征。

  赤霄军的男儿们雄姿英发,气势肃杀。

  孟舜英策马阵前,清朗铿锵的声音直入云霄,“将士们,我们有多久没有同北鹘国开战了?”

  战士们沉雷般的声音齐声响起:“将军,很久了!”

  “好,北鹘人忘记了,我们南晋的男儿都是无坚不摧的钢,现在,就让战场的烈焰重燃你们攻无不克的锋芒!,让那些北鹘人永远记得赤霄军的剑有多快刀有多利!”

  热血在将士们年轻的胸腔中激荡,他们的心沸腾滚烫,他们要重振祖先们曾经用鲜血捍卫的荣耀。

  “末将愿追随将军,杀尽犯境之敌!”

  旌旗猎猎,战马嘶嘶,八万赤霄军拜辞帝京,回到属于他们的战场。

  巍峨庄严的城门上,帝后与太子含泪送别,他们身后,长孙靖远望着城下那个绯衣战袍,眸如烈火的女子,这一刻她就像翱翔在天的凤凰,热烈而绚丽。

  漠北连连遭受战火,百姓们食不果腹,边塞之地运输艰难,朝廷赈粮时有延阻,好在李东明治军严谨体恤百姓,将士们将军粮与乌塔城的百姓们一同分食,才勉勉强强地不至于饿死。

  就在赤霄军将要到达乌塔城与北府军会合之际,北鹘国和羌巫族对乌塔城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血战持续了三天三夜,北府军的将士们死守乌塔城,百姓们也自发的拿起了兵器杀敌,居然将两国的二十万大军挡在了乌塔城外。

  北鹘国对南晋势在必得,见久攻乌塔城不下又增兵十万,赶至乌塔城的八万赤霄军还未休整便同北府军合并力战强敌。

  一直在战事中并不是很卖命的羌巫族在赤霄军参战之后,似乎得到了高人指点,开战时不再松松散散,长刀所至竟是无坚不摧。

  孟舜英得知此次领兵的是羌巫族的三王子,也是羌巫王现今仅存的儿子,据说这位王子自幼流落在外,前几年才被寻了回来,在回国的这短短几年间,他连杀了自己两个同父异母哥哥和一个弟弟,并将羌巫族所有的兵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羌巫族的国王已然只是个摆设,处境形同幽禁。

  这么心狠手辣又满腹机谋的的对手,孟舜英知道这位王子比北鹘国的太子慕容景更难对付。

  马蹄纷沓,尘烟滚滚,烈火席卷着天地,青冥长天像刚刚饮过鲜血的地狱之魔。

  敌强己弱,战争残酷惨烈,敌军屡次攻城,乌塔城一片尸山血海。妇女儿童的哀嚎,将士们忍着剧痛的低低□□声,都在刺痛着两名主帅刚强坚韧的内心。

  有一种人,生来就肩负着保家卫国之责,他们胸腔里的血永远都是火热的。在江山存亡之际他们义不容辞,佑百姓如佑家人,用身躯为身后的父母亲人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铁垒。孟舜英、李东明、赤霄军、北府军,还有战死的乌塔城守城将士,都是这样的人。

  精兵攻城,战事日费千金,久拖必致军需匮乏粮草难以为继,孟舜英又思虑恐周边国家也会如羌巫族般趁乱而起,便决定沉舟破釜。

  那一天,当李东明率领的北府军冲出城门迎战北鹘前锋军之时,孟舜英晓得,他存了必死之心,这位年轻的将领和他麾下的将士回来的希望是那样的渺茫。

  残阳将坠之时,北府军以全军覆没的代价将十万北鹘大军,尽诛于巴宁关。

  李东明战死。

  亥时,孟舜英将赤霄军将士托付给副将远庚,亲领八千精骑,夜出巴宁关,在羌巫和北鹘毫无所觉下突袭两军后方直入帅帐,斩杀北鹘太子慕容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