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同泽1+芳华同泽2_作者:钟久(156)

  真正的陈潼文,被连夜送到了一个离京城不远的小镇上,暂住陈鹤大人的挚友家,借宿避难。怎奈这个纨绔少爷本性难改,不久之后,淫逸之癖再犯;纵使是看在陈鹤大人的面上,友人之家也再无法相留,陈潼文再次被驱逐出走,流落到京城郊外的破庙里,成了狼狈不堪的叫花子。

  ……

  丁玉露待在修心庵中的这大半年里,不是没有忍痛回想过,自己被害一事的前前后后;她自小生在大家世族之中,早就见惯了那些明争暗斗的阴损心机,偶尔也听长辈们无意提起过,其间为了达到利益,不惜运用一些恶意的下流手段。日复一日,时间久了,丁玉露回想的次数多了,便理透了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稍加利害分析,也不难猜到背地里操控全局的幕后黑手。

  佛前清修最容易让人放下杂念,想清一些事情。丁玉露虽然猜知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但是她并没有确切的证据,想要洗清自己的冤屈恐怕比登天还难。她的冤屈一日不能洗清,她就一日无颜面对自己的族人,一日不能归家。

  直到丁玉露在修心庵中见到了楚芳泽。芳泽将睿王府密探查到的事实经过,全部讲给丁玉露;并且告诉丁玉露,当年欺负她的市井混混赵俊,正在边疆为陈潼文顶罪,只要派人将陈潼文捉拿归案,一切自然真相大白。

  在楚芳泽的苦心劝说之下,丁玉露才敢鼓起勇气面对自己曾经遭受的□□和践踏,愿意跟她再回京城;楚芳泽向丁玉露保证,一定捉到陈潼文,逼陈鹤大人供认冒名顶替之罪,丁玉露闻言感激,决定到御前去与逸圣皇子对质,为自己洗脱冤屈。

  至少,楚芳泽帮丁玉露找到了一个有力的说辞——如果市井混混赵俊当时并没有犯罪,那他凭什么会乖乖听话,甘心去为陈潼文顶下发配边疆的重罪?

  —— —— —— ——

  小剧场:

  祥二:母妃,你都是啥时候做的这些事情?

  我怎么一点儿都不知道?

  恭妃:我没告诉你吗?我记得我跟你讲过呀。

  祥二:……。那现在事情要暴露了,我们该怎么办?

  恭妃:哦,我忘了告诉你,我做这些事情的时候,

  别人从来都不知道是我做的。

  祥二:……。(鸦,鸦,鸦……)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都是怎么过正月十五的呢?

  各位小天使都有时间去看灯会吗?

  话说钟久个人觉得,

  在一片雪白的冬天里,去看一场花灯会,

  真的是很幸福的感觉。

  另外,也希望钟久的文文,

  能够陪大家过一个快乐的元宵节,

  钟久提前预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第五十六章、终得团聚

  朝堂上。东明帝听丁玉露叙述了,大半年前观音山被害蒙冤的整个事情经过,一丝不紊,他心知这件事情多半属实;但是,丁玉露拿不出确凿的证据,此案唯一的证人也是罪人赵俊,如果真的将那厮宣回京来,案情一旦坐实,朱沐祥亵渎枉法、欺君罔上的罪名,他要如何处决?

  东明帝知道:如果丁玉露所说句句属实,那么恭妃和二皇子就是整个事件的幕后操纵之人,其罪当诛。

  东明帝已经不想再经历一次,失去儿子的痛苦了;东明国的太子之位尚且空悬,如果朱沐祥倒了,如今的平衡局面就会被打破,只剩朱沐峰一子独大的局面,是贪恋皇权的东明帝不想看到的。

  虽然,东明帝不得不承认,此案丁玉露受了天大的委屈;但是,她毕竟只是一介臣女,东明帝可以给予安抚,却不会因为一个拿不出证据的辞辩,就随意处置了自己钦封的逸圣皇子。“臣不责主”,这是常规。

  丁玉露将冤屈全部诉尽之后,满朝野的文官武将,都在观望东明帝的反应。其中最紧张的,当属宗人府的陈鹤大人,他几乎胆裂魂飞,生怕自己乘机逃生的儿子会再次被绳之以法。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东明帝好像并不打算深究偷梁换柱之事。

  陈潼文畏罪潜逃一事,一旦被揪出落实;那么逸圣皇子谋害丁玉露,并且包庇朝中要员之子的罪行,同时也会被坐实。东明帝并不想因为这些不相干的事情,去削弱抹灭了逸圣皇子的威信——二儿子是他亲手培养出来的接班人。

  就算朱沐祥真的目无王法地做了这些错事,东明帝也只能在下了朝之后,百官看不见的地方给予警告惩治;现在他该要做的,就是安抚好丁兴将军和丁玉露。毕竟丁兴将军是朝中的肱骨之臣,边疆一旦战乱四起,还要靠他去平叛剿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