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同泽1+芳华同泽2_作者:钟久(263)

  “不……用……你管!”

  “主子!此番万岁爷亲征达旦蛮族,半途肯快马赶来青州探望皇子,足见对您的关心和重视;主子您只要好好表现,说不定很快就能接到赦免圣旨了呀!王爷,全当奴才求您,咱们就安生几日,今夜咱哪儿也不去了,跟奴才回府吧?”

  “回府?我才不回府!呵呵……,万岁还没走远?吓唬谁呢……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子……,就是父皇在……眼前,呵呵……我也不怕!谁……谁让他把我贬到这种地方来!”朱沐祥正在酒劲儿上,哪里肯听劝,有一句没一句地抱怨着。

  “主子……,这话可说不得!”元顺一边东张西望地小心警惕着,一边试图伸手捂住朱沐祥的嘴,唯恐这醉酒的混账话被人听了去惹出祸端。

  东明帝怒不可遏,再也没有办法继续委身于灌木丛中,细听下去;他再不能放任朱沐祥如此胡作非为,而不管不顾。

  年近花甲的老人,抖了抖掉落在身上的枝叶,徐步走了出来,质问道:“二皇子这话听着,好像是对朕有很大的不满?朱沐祥,你好大的胆子!”

  “万……万……万岁爷!”还是元顺机警,一眼便看到了,从灌木矮树后面走出来的东明帝。

  朱沐祥就是喝得再烂醉如泥,看见元顺又是惊讶又是恐慌的表情,还有他跪地叩拜的规矩模样,此刻也酒醒了几分。他怔怔地转过头来,恰好对上东明帝愤怒的眼神。

  朱沐祥有点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不确定眼前看到的东明帝,是不是他喝醉了以后看见的幻影。于是,他用力地揉了揉眼睛,却惊惶地发现,视线中父皇的身影轮廓比之前更加清晰……

  终于,他在元顺大力的拉扯之下,也重重地跪到了地上。朱沐祥开始慢慢相信,他的父皇就近在咫尺,活生生地站在他的眼前。

  “这么晚了,二皇子这是要去哪儿呀?”东明帝的语调虽然听起来诙谐,但是却夹杂了十足的怒意。

  朱沐祥自幼长在东明帝的身边,日日聆听庭训,当然觉察得出此时的父皇是有多么地生气。他强迫自己驱散了醉意,调整仪态恭敬回道:“父皇息怒!儿臣不知父皇会重返王府,儿臣哪儿也不去……这……这就回屋,请父皇允许儿臣侍奉左右,儿臣不胜惶恐!”

  “惶恐?朕刚才怎么听说,就算是朕真的在这儿,你也不怕呢?”

  “儿臣……儿臣知错!不该酒后失态,口出狂言。”

  “狂言?朕听着怎么像是肺腑之言!这会儿想着要回府了?朕若是不来,二皇子是准备要到哪儿潇洒去呀?”

  “儿臣……,儿臣哪也不去……。”

  “哼,但愿如此!祥儿,今日之事朕不欲过多追究,否则你吃不了兜着走!今夜朕还是留着情面,在岱王府的门口堵着你;若是换了在什么烟花柳巷的门口堵着你,你将永无翻身之地。朕言尽于此,你好自为之!”

  “儿臣知罪,儿臣谢父皇隆恩!”

  “知罪就好!”东明帝没有再多说什么,但是朱沐祥如此妄为,他不得不罚。

  “李公公!传朕旨意,岱王不思进取、德行有亏,治理封地无功有失,朕失望至极;现决意,仅保留其王爵封号,收回其名下隶属的青州封地。因终不忍见其堕落成习,责令其回京反省,由皇长子朱沐峰监督待办;如若其继续冥顽固化、不知悔改,命皇长子朱沐峰随时上折禀报寡人,必治其不敬之罪,以观后效!”

  “儿臣……谢父皇隆恩!”朱沐祥还想再替自己分辩些什么,却终究没找到合适的理由开口。

  “另外!李公公,将朕的口谕拟成圣旨传往京城。朕决意封皇长子朱沐峰为太子,其妃楚芳泽为太子妃;并且,命朱沐峰以储君之位,名正言顺地暂代监国,任何人不得异议!”

  “喳,奴才这就命人去办!”

  “父皇……圣明!”朱沐祥虽然心有不甘,但是他刚刚幸而保得一命,此时不敢再有半句多言。

  “祥儿,因为你是朕的皇子,王位可保。但是朕一道旨意将青州收回,如今你已经没了封地;若是再不知悔改,待朕百年之后,你要如何栖身?朕即刻就要启程赶赴前线去打仗,送你回京是不希望你流落在外。回到京城,倘若你能好好表现,帮助太子治理好政事,朕回来之后自有嘉奖;倘若不然,朕还是那句话,你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