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同泽1+芳华同泽2_作者:钟久(6)

  “你有什么办法?你最好想明白,再若说出什么荒唐的话来,朕定不轻饶!”东明帝没有立即苛责朱沐峰,已经是恩典。这并不代表他疼爱朱沐峰,而是因为在东明帝的子嗣中,如今能上朝听政、仪表堂堂的,就只有这两个儿子了。

  “启禀父皇!儿臣早朝所乘的锦轿中,有一面特殊的玻璃镜子,说谎的人因为眼睛凝聚虚伪的目光,当他看向那面玻璃镜子时,镜中就会出现狐狸的头像;儿臣是从朋友那里得来,每日用它检验府中的仆人是否忠心,不曾错漏一个奸佞,也不曾冤枉一个忠良。正是因为这面玻璃镜子如此神奇,儿臣甚是喜爱,时常带在身边,今日或可献给父皇一用!”

  “来人!把大皇子轿中的玻璃镜奁取来!”东明帝召唤道。

  奉天殿外,进来一名身形硬朗的侍卫,跪地领命。

  未待那名侍卫躬身退出,就被朱沐峰拦住,他接着请旨,道:“父皇,那面玻璃镜子十分娇气,若是弄脏了就不灵了,可否容儿臣交待几句?”

  “大哥,你未免也太放肆了!竟敢在父皇面前,说那破镜子娇气,何物贵过父皇真龙之身?敢触天子龙威?”伫立在一旁的朱沐祥,终于找到了机会。他先凌厉地指责跪在地上的朱沐峰,然后又向坐在龙椅上的父皇拱了拱手,表示敬意。

  “儿臣失言,请父皇降罪!”到底是无意失言,还是故意守拙,怕是只有朱沐峰自己知道。

  “罢了,朕允你去交待!但是玻璃镜子若辨不出忠奸,两罪并罚!”东明帝一挥手,此时,他只想赶快解决早朝的僵局。

  “谢父皇!”

  朱沐峰对刚刚进来的侍卫耳语了几句。

  片刻之后,那名侍卫小心翼翼地端着一个镜奁进来,将它交给李公公。李公公蹑手蹑脚地,将这个制作精美的匣子转呈给东明帝。

  东明帝拿起镜奁上的纸条,翻开细看,上书:“父皇恕罪,镜奁中的狐狸头像,是儿臣嘱咐下人刚刚画上的。”

  东明帝再看看那面镜子,不过是一块打磨精美的普通玻璃,平放在镜奁上;透过玻璃镜子,可以看见匣中木板上,清晰地画着一个狐狸头像。东明帝瞬间明白了朱沐峰的意图,他将纸条握于手中,厉声说道:“那就请众卿,都看看这面玻璃镜子吧。”

  按照皇上的示意,李公公端着镜奁首先站定在孙丞相面前。

  丞相为百官之首,理应先做个示范。孙丞相暗叹,今早出门自己没有烧香祭祖,用朝服的袖口擦了擦冷汗,故作镇定。

  孙丞相心想:依照大皇子的说法,只有当人的眼睛凝聚出虚伪的目光时,再看向玻璃镜子,才会出现狐狸的头像;那么只要自己的目光足够真诚,这面镜子也就起不到任何作用了。于是,他使劲儿地瞪圆了眼睛,想让自己的目光尽量显得虔诚;但是当他看向那面玻璃镜子时,镜奁中还是无情地出现了一个清晰的狐狸头像。

  孙丞相惊愕万分,这欺君之名若是被坐实了,可是杀头之罪;他又抬头看了看李公公,李公公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始终看着手里的镜奁,甚至与他没有任何目光交接;孙丞相已经无暇顾及,他的这一系列表情,是否会被东明帝尽数捕捉,无意中出卖了自己。

  “丞相,你可看出这镜奁有何异样?”东明帝特地将声音提高几倍,问道。

  孙丞相在心中盘算着:自从刚才观看神鸟时开始,李公公就没有参与进来,应该算是没有说谎之人;通过李公公自始至终毫无异样的表情,他推断李公公应该是没有看见狐狸头像。于是,孙丞相决定再次铤而走险:“回禀皇上!臣没有看到任何异样,更没有看到大皇子所说的狐狸头像!”

  “嗯,很好!李公公,让其他臣工们也都看看这面玻璃镜子吧,可真是灵验得很哪!”东明帝听完丞相的回答一肚子气,但是表面上不动声色,他只等着这出戏谢幕。

  “回禀皇上,臣也没有看到任何异样!”

  “臣也没有!”

  “臣,没看到!”

  ……

  就像刚刚观看神鸟时一样,满朝文武过半数的大臣们,再一次集体说谎。

  东明帝忍无可忍,吼道:“够了!”

  瞬间,堂下臣工,皆垂首而立。

  “你们……你们想不想看看,朕手里的这张纸条上写着什么?!”东明帝很想破口大骂,但是多年的帝王经验让他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