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儿在人群中摇头,示意他敷衍即可。
沈黎却忍不住:“这部戏,我的团队很早就和剧组接触,我也参加了试镜,跟导演聊了很多次,从敲定档期到最终签合约,都很顺利。我不关心别人是怎么失去这个机会的,但我知道这部戏我是怎么接下来的。”
“刘刚导演为什么选择你来出演男一号?”
“这个问题,我也很好奇。您应该直接去采访刘导,到时候我看您的报道就知道了。”
终于,一通狂轰乱炸之后,有媒体记者把问题转向其它受访者,沈黎得以喘口气。
李悦和华北他们都出道多年,对付媒体有一手,聊得尽兴。
除了中间一段小插曲——一位知名歌手因为酒驾进去了,此人正好是华北的好友,媒体不免从他这里追问新闻,弄的气氛挺尴尬。
就在沈黎走神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突然发问:“沈黎,这里是你的母校,对吗?来这儿拍戏,是否有些感慨?”
沈黎扫了一眼她的话筒牌,是某国内大型视频网站。
沈黎说:“是的。对面的篮球场,我以前常在那儿打球,可惜老同学都不在,不然可以叙叙旧了。”
“可以说说你的校园恋情吗?”
工作人员插话道:“请大家提问和这部戏有关的问题,谢谢!”
“沈黎,网上说因为要做明星了,所以你才和大学时的女朋友分手,是这样吗?”
“请不要问无关的问题!”工作人员再次制止。
“沈黎,你不说话,可以算默认了吗?”
无数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沈黎想起了西游记里,蜘蛛精肚子上的眼睛,发出光来,让唐僧眩晕不止,而他比唐僧功力高一些。
“这位记者朋友,”沈黎向工作人员示意可以回答:“我看你挺年轻的,建议以后采访前多做一点功课。这个问题,我几年前就已经回答过了。”
“此情此景,你的回答和几年前,就不会有什么不同吗?”
“事实只有一个,怎么会有两个不同的答案呢?”沈黎认真地反问。
这位记者还要追问什么,立即被其它媒体的提问打断了,有一些提前和宣传人员沟通好的问题,用来宣传剧集。比如:
“说说这是一部什么样的戏?”
“介绍一下你的角色吧?”
“这是你第二部电视剧,会和演电影有什么不同吗?”
也有一些中规中矩的问题,提给人气不高的刘盈和霍子生。
半个小时后,群访结束。
人群散去,华北拍了拍沈黎的肩,说:“真是亚历山大。”
沈黎笑笑说:“我倒还好,不过,那个谁酒驾的事,怎么也来问你呢?”
“因为以前他跟媒体说,我是他的圈中好友,我总不能说不是吧?”华北一脸你懂的表情。
第14章
正月的上海,寒气逼人,彻骨冰冷。
但戏服可不会随着温度体贴人。
一离开媒体的闪光灯包围圈,艺人助理们都自觉围上前,把羽绒服给自家艺人裹上,从头到脚包了个遍,生怕冻出个好歹。
这几天沈黎有些咳嗽,微微给他递了润肺清嗓的茶,还有暖手袋。大刘则拿着他的剧本和手机等杂物。
两个人跟着沈黎往片场走去。
今天第一场戏,是初恋的男女主角,在毕业之际,因为人生选择而争吵。
这样的场景,沈黎并没有经历过。
那时,他已经恢复了单身状态。一头扎在史杭导演的剧组,一头扑在毕业设计上。
犹记得,毕业答辩前一天,他还在片场拍戏。一手剧本、一手毕业论文。漫长的等戏过程中,他都在反复温习答辩内容。
那天的戏一直拍到凌晨,收工的时候史杭导演记起来,问他第二天请假要做什么?
他这才告诉导演,要立即赶去机场,飞回上海做毕业答辩。
为此,导演严厉训了他一顿,说这么重要的事情,应该多请几天假,不要怕麻烦别人。
生性如此,怕麻烦别人。
现在沈黎算是年轻演员中身价最高的一个,因为通告事务繁忙,向剧组请假不可避免,但他希望老魏和范儿,尽量把日程提前确认,这样剧组通告单可以安排得更有效率,在其他演员拍摄期间离组并不影响任何进度,也避免拍摄计划临时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