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二美_作者:桂仁(744)

2019-06-07 桂仁 种田文

  待她兴冲冲走远,石中棠才唤过丫鬟。

  “去查查,到底怎么一回事。”

  转头,修长的手指扶起一朵多余的花苞,却是咯嚓一刀,干脆利落的剪下。

  丫鬟心中一凛。

  九少爷虽面上温雅,但心性却是族中年轻子弟中最为坚定之人。是以年纪轻轻,便能执掌家计。

  四小姐想要兴风作浪,只怕不那么容易。

  数日后,平江码头。

  一艘不起眼的双层小船,又快又稳的顺江而下,如轻巧的燕子般,进港停泊。

  乍一看,平平无奇。但只有懂行的船老大,才一眼看出这船的不寻常。

  就算是一样的顺江而下,可人家个头分明小了许多,但速度就是快,还行驶得异常平稳。

  这样好船,哪里造的?

  只等小船停下,才看清船身上写着的偌大湖字。

  船老大诧异寻思,难道这就是如今挺出名的湖州船?

  听说汉王殿下在那边修造船只,已有好几年了。但更多的是供应军队,百姓很难见到。

  但从去年开始,有人陆续从湖州订购到一些小渔船,听说十分轻巧好用,价格也公道。

  看来传闻竟是真的,也不知这样双层小船有没有卖。

  若是能卖,倒可以考虑考虑。正好他家船太旧,正想要换新呢。

  于是美娘还没下船,便又听到好几拔人,过来打听船只。

  美娘笑了,“我这正事还没开张,倒替你们船厂拉来不少生意。回头跟你大伯说说,也给我分个红呗。”

  第486章 上岸

  被打趣的憨厚青年,顿时脸红成了一块大红布,结结巴巴的抓耳挠腮,认真解释。

  “造船,好,好花钱的……还有造那些工具,都,都贵……大,大伯说,少夫人是,是招财仙,仙女下凡……他,我们还想管您借,借钱……”

  行了行了,看他这费劲的样子,美娘都不好意思欺负老实人了。

  事实上,她很怀疑自己要求借船出行时,如今的湖州知府雷大人,是故意调了这个结巴侄子,替她掌舵的。

  遇到这样一位,谁好意思算计?

  不过要说这雷家人,确实有本事。据说是墨家传人,手艺高超,尤其造船有一套。

  只是爱钻研技术的人,当官大半都不怎么样。

  要不是汉王殿下致力于发展造船业,请求皇上把原在工部任职的雷大人要来,雷大人也不能这么如鱼得水,假公济私的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为此,他还把族中有天分的子侄,贡献出来了好几个。

  比如眼前这个年轻人,雷长庚。

  连汉王殿下都在美娘跟前赞过,别看他说话结巴,实在是个天才。

  他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通过科举得官,但等他造出好船,殿下就保举他直入工部,给个七品都不过分。

  跟殿下一样爱惜人才的美娘,不再捉弄雷长庚,看起平城。

  要说平城能发展成大燕数一数二的繁华市镇,除了人杰地灵,水陆交通便利,也是功不可没。

  且与湖州那才发展出的渡口村不同,这座据说已有千年历史的平江码头,更加繁荣兴盛,气象万千。

  但规矩,也更多。

  最重要的一条,是所有进城的大船,到此必须停泊。换了莲蓬小船,才许载人通行。

  这倒不是水面不够宽阔,载不动大船。而是此处也是江南著名的运粮码头,尤其中秋过后,正是贩粮高峰期。更多的水路,自然要留给粮食通行。

  只有一种例外,那就是官员和本地的几个世家。

  官员自不必提,是对人家的尊重。

  世家因每年在疏通河道时,皆是出钱出力,平日也多有造福百姓,自然也能通过。

  上岸打听消息的侍卫,很快回来,“少夫人,要不要把王府的招牌挂出去?城中码头,就极靠近繁华处。若是咱们的船,一两个时辰就能到。否则就得换小船了,这个需要大半日工夫。得在船上或上岸住一晚,明早才能出发。要么就上岸雇马车,也是天黑就能到的。”

  美娘不想扰民,又想快点办完事回家,便选择了雇车。

  于是,侍卫头子,依旧是上回陪她出门的小李,便去准备马车了。

  这回倒不是焦侍卫又锻炼新人,是美娘安排的。

  如今她宝贝女儿在家,美娘实在是不放心,所以让焦侍卫留下,保护女儿,继续带着小李侍卫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