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四好种田_作者:卫乔(535)

  他有空也经常研究经济形势,认定房地产会是个非常有前景的项目,超过他们现在做的汽车销售。

  当然如果有能力开一家汽车制造厂,那前景肯定不会比房地产差。

  只不过汽车制造技术,国内还不具备,所以只能想想而已。

  倒是有的地方开始跟国外大公司合作,开始在建合资公司,投入以亿为单位计算,他们暂时还没这么多资金。

  “这个可以。”方明湘直接给予肯定。“我建议除了房地产项目,另外开一家饮料或者方便面制造企业。”

  房地产是个好项目,以谢国兴在虞城的关系,不参与可惜了。

  至于其它行业,她想了很久,最后还是觉得饮料、矿泉水、方便面这些比较有前景。

  想想江浙省有名的两个品牌:农夫山泉和娃哈哈,销量有多恐怖。

  娃哈哈每年销量达五百多亿,农夫山泉她不知道具体数据,想来也不会低。

  第一百十六章 买饮料厂

  一家公司准备投资新项目,当然不是一次沟通就能决定的,还需要做一下市场调查和相关的准备,比如投资建饮料厂,水源和设备怎么解决?

  反倒是技术问题最容易解决,毕竟像矿泉水加工这种行业,只要有好的设备,技术问题供应商就会提供支持。

  最简单的做法,自然是买下一家相关的企业,重新包装改名,就可以了。

  方明湘甚至品牌名称想好了,就叫农家山泉。

  因为直接用农夫山泉这个名字,她感觉不好意思。

  至于广告词,出名的实在太多了,随便挑一句就成功了。

  可惜虞城这边没有饮料厂,只能去周边县市打听情况了。

  不过运气不错,隔壁的姚县,就有一家濒临倒闭的饮料厂,正在出售。

  饮料厂最开始做的是水果罐头,后来生意不行,就贷款进口了一套饮料灌装设备和水处理设备,准备生产汽水。

  可惜汽水生产出来后,销量依然上不去。

  最后连银行贷款也还不上了,只能卖工厂抵债。

  谢国兴和赵思慎一起去看了看,见工厂规模不算小,那套设备还是最新的半自动生产线,每小时的产量超过三千瓶,非常心动。

  如果自己新建厂房和购买设备,至少要多花一倍的钱。

  现在价格会这么低,主要是因为最近两年,饮料企业接边倒闭,没有人敢接手,所以价格不得不一降再降。

  方明湘接到谢国兴的电话后,只说了一句话:买下来。

  这样的工厂,简直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再犹豫万一被人买走了,那后悔就来不及了。

  如果谢国兴不要,她都愿意贷款买下来。

  要知道接下来几年,是国内饮料企业的爆发期,市场一再扩大,几家知名饮料企业赚得钵满盆满。

  记得前世九九年,饮料工业第一次评比“中国饮料工业十强”,娃哈哈、乐百氏、健力宝、汇源、露露等企业榜上有名。

  另有一家风光无限的企业叫旭日集团,它的旭日升冰茶,仅用了几年时间,就做成了一家销售额高达30亿元的饮料巨头。

  虽然二千年后,因为各种原因,还是倒下了,但是证明了这时候饮料企业的市场有多大。

  谢国兴见方明湘这么肯定,也有了决定,最后跟赵思慎一起又压了压价,当天就买了下来。

  这样一来,想反悔也没退路了。

  “怎么回事?”郑建树见方明湘神情有些过份兴奋,好奇地问。

  听她说话的语气,不像是买生活用品那么简单,似乎在商量投资的事。

  “谢国兴准备买一家饮料企业,生产饮料和矿泉水。”方明湘也没瞒他,把情况简单说了说。

  “现在投资这个,有风险啊!”郑建树听完后,皱了皱眉。

  因为旭日升冰茶的成功,最近有很多企业参与到这个行业,但是大多数投资者,最后血本无归。

  在他看来,一家企业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

  像旭日升,敢在央视疯狂投广告,是因为它是供销社的企业,家大业大,初步投资就有三千万。

  换个人进入这个行业,肯定舍不得投入这么多钱。

  这很容易理解,如果手里有这么多钱,投资什么行业不好?

  而旭日集团通过精心包装,又在央视大量投放广告,这才能在短短时间内,一日千里,成为饮料业新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