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四好种田_作者:卫乔(710)

  或许是两人接触多了,还真的有些相互影响。

  何况都是十八九岁的男孩子,长得都出众,留着差不多的发型,穿着风格类似的衣服,初看一眼,真的有些像。

  “哪里有?”姜文彬脸色发红地争辩道。

  最近两人确实天天在一起讨论湘姐说的计划书,但是差别还是很大的吧!

  “别介意,我开个玩笑而已。”方明湘见他认真了,倒不好意思再说这个。“把你们的计划具体说一说,我看有没有可操作性——”

  逼着他们去准备和思考,是让他们学会用全局的眼光,去看待经商这件事。

  不管开店还是开公司,其实前期的筹备是一样的,都要思考清楚几个核心的问题。

  拿小吃店来说,其实也可以用人机物法几个方面,来做全面分析。

  人,包括经营者、员工和顾客,前者涉及成本,毕竟聘用员工需要付工资,还要给他们安排吃住。后者主要是客源,关系到生意好坏。

  机,主要是指开店的设备,包括店铺和桌椅,以及炉具和煤电,这同样涉及成本,不能忽略。

  物,指的是材料,主要是指产品相关的材料,如果煮面条,就是面条和葱油蒜肉等食材,鸡蛋饼就是鸡蛋和面粉等。它也是核算成本不能少的一环。

  法,指的方法,怎么做出好吃的小吃,吸引顾客,这是最重要的一条,有的人开店前,会去相关地方培训,务必做出最好吃的小吃,才回来开店。

  一般来说,一个合格的经营者,必须要有这样的全局意识,考虑到每个因素有没有问题存在。

  只有全部解决了,才能保证店铺顺利开起来,如果疏忽了某个要点,这家店就很难成功。

  第一百十一章 各种面条做法

  前世经常有刚从学校出来的学生,因为不想打工,家里经济情况也允许,就想自己开家小店。

  看到街上某一家小店生意好,就学着开一家,结果不到两个月,就关门大吉了。

  说到底,就是只看到了人家成功的表面,没有从全局的角度,去研究人家的小店,究竟是如何经营的。

  而眼前两人写好的计划书,其它几点基本上写到了,除了小吃的制作方法上,还缺少具体的细节,所以今天过来请教方明湘。

  “这个倒是好办,我一会带你们去买些食材,然后做给你们尝尝吧!”对方明湘来说,大方向让他们自己去抓,这种小节,自然肯定得帮。

  于是带着他们去了一趟菜市场,买了大量的食材,然后去自己家。

  他们那边房子太狭小,还是自己那边的厨房面积比较大,而做这么多食物,需要足够的空间才行。

  两人自然没意见,乖乖地跟在她后面。

  想做一碗好面,一锅好汤很重要,方明湘先教两人熬汤,这个两人以后都用得到。

  把大骨洗干净后,放进大锅里煮,又放入葱姜蒜等调料,以及黄酒和桂皮等香料,盖上盖子。

  然后来处理面条。

  不同的地方,面条的加工方法不一样,本地一般用的是潮面,客人点好面之后,就会把潮面丢进滚水里煮,七八分熟后捞起来,放进碗里,然后浇上汤汁,上面放上配料,比如牛肉和葱花,一碗牛肉面就完成了。

  而南方大多喜欢把面煮熟后,放在冷水里,有客人来了,抓一把熟面,放进滤斗里,在滚水里烫热,就可以了。

  这样煮出来的面,因为碱味在水里泡掉了,反而更入味。

  方明湘其实是建议他们这样做的。

  熟面泡在凉水里,要制作炒面也方便,只要先放进大碗里加上调料拌一下,油锅里把配料炒熟,放入面条炒一会就行了,还不会粘在一起,根根分开,卖相更好。

  趁着煮汤的时间,方明湘把早上买来的近五斤面条,丢进煮开的锅里,又找了只干净的面盆,接了凉水,放在一边。

  等面浮起了,拿筷子搅拌了几下,又加了一大碗凉水,继续煮。

  再次煮开后,检查了一下面条,差不多七成熟了,就捞起来放进凉水面盆里。

  这时候汤锅也煮开了,于是拿来勺子,把浮在上面的油污舀出来倒掉,让汤底变得清澈一些。

  姜文彬和蒋学华认真看着,中间不停地发问。

  方明湘自然不会藏私,把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全部告诉他们。

  关小火,让汤底慢慢熬。

  一直有人说,一家百年汤面馆,最大的财产,就是一锅老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