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我以乱臣_作者:若兰之华(160)

  、令穆玄生出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危险念头,大改之前不让穆玄掺和族中事务的态度。那三大车书还没卸完,穆王爷的亲随暗卫便挟着厚厚一沓他老人家无暇处理的“家族琐事”来到帅帐之中,让穆玄定夺。此外,穆王爷还特意分派了一件“小任务”,让穆玄闲暇时帮着料理。

  第78章 风起

  穆氏作为镇守一方的玄门世家, 经常会免费接受邺都及京郊百姓的请托,派出弟子料理那些上蹿下跳、为祸作恶的邪祟。一为历练弟子, 二为秉承祖训,让穆氏风骨一代代延续下去, 不忘“除邪卫道,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初心。

  穆王派给穆玄的这件“小任务”,就是来自京郊石头村一位里正的请托。

  据这位里正讲,最近,石头村许多村民都患上了一种怪病。称为“怪病”,是因为患病者身体上都不痛不痒,饭能正常吃, 水能正常喝,但人却一日一日的消瘦下去。且无论睡多少觉,第二日都是一副精神倦怠、要死不活的模样。最早发病的人, 现在已经瘦的只剩一副皮包骨,走在日光下只怕连爹妈都认不出来。

  更怪的是, 这病似乎格外偏爱年轻力壮的男子。现在村中能干活的壮丁几乎全病倒了, 一个个仿佛行走的竹竿, 别说下地干活了,能生活自理就不错了。整个石头村死气沉沉,衰不胜衰, 土地都撂了荒,到处都是女人和小孩的哭声。请大夫来看,大夫也两眼一抹黑, 找不着病症所在。里正便怀疑是有邪物作祟,声泪俱下的请求穆王府出手相助。

  玄牧军恰好驻扎在京郊外,与石头村相距不算太远,穆王便让穆玄顺手处理一下,就不再单派弟子了。

  穆玄在地图上找了半天,才在距玄牧军驻地西南方向约莫二十里地的一个山沟里找到了“石头村”这个地方。

  “……”

  穆王“相距不太远”的标准,也不知参考的是什么标准。

  总之,那两位像是商量好了似的,铁了心不让他舒舒坦坦的养伤了。

  除此之外,穆王还命那暗卫带来一瓶府中良医新配制的外伤药,据说对于祛瘀化肿、消除疤痕有奇特疗效,并在信中含沙射影的敲打儿子:遵循医嘱,不可滥用药物云云。似乎是暗指“炼肌膏”之事。

  穆玄把玩着那瓶伤药,一时不知该如何消化穆王爷这副新鲜出炉的慈父面孔。

  “将军,沈校尉急信。”

  一道清亮的声音,打断了他飘忽不定的思绪。

  穆玄展信一看,神色渐渐凝重起来。

  ——————————————————————————

  “头儿,现在怎么办?咱们还追吗?”

  数名一身短打、伪装成普通镖师的玄牧军将士立在一座挂满花灯、彩袖乱飘的三层画楼前,同时把目光投向中间的少年人身上。

  少年人眉眼生得极俊朗,亦作江湖人装扮,只是衣料甚考究,外人看来,只当他是这个镖局的少东家。

  “少东家”抬眼,慢慢扫过画楼上的“温玉楼”三字,眉头一皱,毫不掩饰厌恶之色。

  “让老六他们盯紧了,谁都不许轻举妄动。”他一脸反胃的道。

  这少年正是沈其华。

  自从查知军中蛊毒案是有人浑水摸鱼、借着鬼族当盾牌挑事,阮、沈二人按照穆玄吩咐,略施小计,果然引得那内鬼露出马脚——竟是平日里闷不做声、胆小怕事的越美人。

  一个小小的美人,怎会有胆量在军中兴风作浪?不消说,定是背后有主使之人。

  于是,两人将计就计,去北营捉人时故意拖延了些时间,让越美人有逃窜的机会,沈其华则立刻带人顺藤摸瓜,一路追着那越美人来到了此地。

  温玉楼虽只是永乐坊内一家规模较大的青楼楚馆,但内里盘根错节、藏污纳垢,与许多朝中大员、江湖势力都有深秘联系。两伙势力一个爱面子、一个爱银子,经常勾结起来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温玉楼便负责在中间搭桥牵线。

  “果然,这幕后黑手是朝中之人么?”

  沈其华眯起眼,强迫自己盯着“温玉楼”看了一晌,心中隐隐升起些不妙的感觉。

  此时,温玉楼内,一道敏捷的身影轻盈如燕,落入了甲字一号的雅间内。

  室内檀香袅袅,琴音泠泠。竹帘之后,隐约勾勒出一个优雅怡然的身影。

  “夜燕参见主人。”

  “越美人”单膝跪地,垂首盯着地面,咬牙道:“夜燕无能,被穆玄拆穿身份,落败而归,请主人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