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臣看爷爷明显瘦了一圈,心疼地道:“爷爷,你一个人在山里住,习惯吗?要不,还是回家里住吧。奶奶都想你了。”
赵仁虎关心地道:“李爷爷,活儿慢慢干就是了。先顾惜身体。怎么不把半座山的树一起栽了,你一个人栽太苦。”
李爷爷纯粹是为了省钱,加上老婆子一味把着家里的钱,不准他往外掏。
赵仁虎恍然大悟道:“可是我留的钱不够?您老发传真怎不说一声儿,我寄钱来就是了。你垫了多少钱,还差多少钱,我都给你。还让之前的人来栽,人要是多,一两天功夫就成了。”
李爷爷搓手,道:“现在就是有钱也请不到人了。大家都忙着春耕,价钱给得再高,也没人愿意过来。你们一来,我们就有五个人,动作快些,花不了几天时间就栽好了。”
赵仁虎先把李爷爷这几个月的工钱以及垫付的人工钱一起交给他,心里知道,如果不是这样靠谱的,老板没给钱,直接就把活撂下了,现在他来,看到的多半还是荒山一片吧。
李爷爷握着一把钱,很是激动,老婆子看走眼了吧,人家这不是把钱都补上了?又把帐本子交给赵仁虎。
赵仁虎随手翻了翻,问道:“方才您老看的什么,是菜苗?”
李爷爷和李小臣都笑了,“这不就是你寻觅的人参苗吗?”
赵仁虎一惊,蹲到那堆小苗旁边,“就是这个?”
树木兄弟同样好奇地蹲下来,非常吃惊,“就是这个?和我们老家的萝卜苗差不多嘛。”
“萝卜苗能有它精贵?等他们长了一年,明年的这个时节,就可以移栽了。看看它们,根部都是独立的,都包在这个黑塑料兜兜里,移栽的时候,就不伤根,成活率就高。有林业局的指导,平时也去大棚里看看,我这个门外汉,都懂种植的道道了。”
赵仁虎是积年的老农,只消看一眼,就知道其中的道理,抓了一把黑泥,笑道:“不是森林的泥土,也种不活这个。”
李爷爷点点头,“外头的泥巴是养不活参娃娃的。过几天林业局的还要下来走访,你来了,不懂的,正好问他们。你们吃了早饭不曾,若是吃了,就跟着我一起栽松树吧。”
除了李小臣心不在焉,其他人干活都非常卖力,他们都是热爱土地的人,来到这里,简直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
李小臣从小生活在这里,对大森林既爱又恨,爱的是家乡,恨的是这样种树,何年何月是个头儿。他向往的是大都市亮堂堂的生活,而不是森林日复一日的阴暗沉沉。凤凰山好不容易被山火烧成了亮堂的地方,又重新种树,使之阴暗下来,对于李小臣这样思想单纯的人来说,着实想不出理由来。
几个人花了四五天时间,才将剩下的半座山都栽上了松树。
林业局的人下来,看到凤凰山全都换了新装,都很欣慰。国家下大力推进森林覆盖率,有一点是一点,积少成多,未来总是会绿树成荫,风景宜人的。
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排
赵仁虎连忙上前和人寒暄,感激政府无偿提供红松苗和技术支持。如果是他自己出钱购买,一大笔钱又不见了。
林业局的人知道赵仁虎才是正主,忙道:“都是国家的功劳。正好你在,我们这里有惠农新政,宣读给你听听。”
新政的大意就是,树栽下去了,就不许乱砍滥伐,即便是自己的树,也不允许。千万不要因为是自己栽的,不经批报,就擅自伐木,抓到了是要判刑的。
除了赵仁虎,其他四人皆面面相觑,自己栽的树,还不许自己砍了,哪国的道理,那不是白栽树,白给国家效力吗?
林业局的人继续道,为了弥补栽种者的损失,每亩地国家给予一定经济补偿,金额按照承包合同上的土地类型进行分配。至于林区想发展其他副业,政府都是允许。必要时,可以提供人员技术支持。
赵仁虎眼睛一亮,有政府的补贴,完全可以抵扣工人的工资了,那他岂不是零投入资金了。只花了一笔土地承包费用,以后的岁月就是无本的买卖了?
李小臣羡慕不已,忙道:“补贴每年都有吗?”
“前五年不变,后五年逐年下降。十年过后不再补贴。”
李小臣就没兴趣了,“年年都有,那还差不多。才十年,花大价钱买的地,自家种的树还不许卖,真是亏死了。”
李爷爷给了李小臣一个脑瓜崩,“有十年的时间,什么副业做不起来?养畜生,种人参,再不济就只是摘松塔,哪样不是赚大钱的活路?就你这个眼界,少说话多做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