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局的人笑道:“老爷子的话没错。只要你们肯规划,哪样不来钱?现在政策好,要是以前啊,这样的好事,是想都不敢想的。现在是口头通知,政府红头文件过几日就会下来。届时,希望你们各个承包人不要辜负政府的期望。”
赵仁虎心头喜悦,非留了林业局的人去李家吃饭。一场酒足饭饱自是不必细说,第二日,赵仁虎带着大家一起去政府提供的人参种植大户的大棚里参观学习。同行相忌,非是政府的出面,赵仁虎一行人是很难进入人家大棚参观的。就这方便当然是前一天那顿饭带来的好处了。
李爷爷心道,所以帮工和小二的区别,若是他出面,政府的人如何会买账,只有老板亲自出面,才能得到好处。
坐躺收钱,是每个老板的梦想。要想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得自己学会当员工,熟悉了解自己的产品,不然就是实现了梦想,某一日也会被翻身的员工挟制,人家另起炉灶,自己落得个人财两失。
这样粗浅的道理,每个妄想当老板的人都明白。只有那种象牙塔中,纸上谈兵的,或者富几代的人,才可能会连自己的产品都不知晓,就想等着别人为自己挣钱。殊不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谁又甘心区于他人之下呢。
要想当好老板,就得先做好员工。
赵仁虎虽然是个粗人,但却能抓住最本质的东西。跟着人家实地学习,又去林业局开办的指导班里上课,又亲自和李爷爷上山下坡,半个月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
李爷爷佩服道:“小赵啊,我平生没服过谁,唯有你,学习能力行动能力都是顶顶厉害,不服都不行。要是小臣能学到你一半本事,我也知足了。”
李爷爷看着李小臣万事不在乎的样子,气就不打一处来,真是人比人气死人。赵仁虎一个外乡人,从一无所知到现在能称得上个行家。自己孙子呢,从一知半解到还是一知半解,他那心根本就没放在农事上来,真是白瞎了人家提供的学习机会。就是赵仁虎带来的两个外乡人,人家都比孙子靠谱,看人家,举手投足,多像个积年的老农啊。
李小臣看惯了外头的花花世界,死活都不想走祖辈的老路,他心中有志愿,一定要脱了农民这个皮皮,他不要后代也过这种肩挑背磨的日子。
至于赵仁虎,人家就是当农民,那也是当老板的农民,层次都不一样,自己能和他比吗。如果有一大笔钱,能承包下不说万亩至少千亩的山林,他李小臣当然也愿意留下来当农民啊。啊,不对,人家也不会留下,人家赵仁虎只不过是过来走一遭,并不打算长久地留下来。人家事务繁多,怎么可能留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李爷爷无论文的武的,都说服不了自己孙子,只好放弃,心里盘算着把家里其他孙子弄来,跟他打理农场。杨天树杨天木的到来,让李爷爷有了紧迫感,人家都是老庄稼把式,日子久了,他这通身的本领就要被外人学去了,那可大大的不妙。
杨天树杨天木已经决定留在凤凰山专门为赵仁虎打理农场。一来赵仁虎开的工资和广东的收入水平不差哪里,二来他二人其实并不习惯大都市的生活,反而觉得这种简单的丛林岁月更适合自己。反正都是挣钱,能挑自己喜欢的,何乐而不为。
在凤凰山逗留了二十多日,新栽的红松大半已经成活,绿油油的小苗迎风招展,看着就喜人。山野不知名的小花陆续开放,让寂寞的山林染上了一层活泼。河流解冻哗啦流淌,空气清新,阳光明媚,周围都是仲春带来的生命气息,又慵懒又朝气蓬勃,简直让人不想离开这里。
赵仁虎将大家的工作作了一个简单的分红,李爷爷负责总体,树木兄弟给他打下手听他吩咐。他们主要的活就是打理好红松林,让其茁壮成长,其次的任务就是培育人参苗,找到合适的地方移栽。把这两项工作做好了,空余时间,可以适当养些牲畜,前提是不能破坏山林和人参,否则就作罢。
至于李小臣,就随自己一起返回广东。他喜欢的还是城市,无论如何都不愿理留在凤凰山。
五月中旬的天气非常温暖,赵仁虎环视了一遍凤凰山,再看看在补种树苗的工人,带着李小臣穿过小路,穿过绿叶莹莹的荆棘墙,上了自己租来的汽车,径直离开。
第一百六十章 处境艰难
银行的职工宿舍在如火如荼的建设过程中。
马超生来是建筑家的儿子,对工程有天然的敏感度,没了赵仁虎做后盾,他迅速地成长起来,一个月下来,里里外外都是他一人,他已经是一名合格的工程承包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