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孙儿的打算,便是追寻真相,惩戒当年之事的从犯。至于万家人如何,并不重要。若不是觉得他们二人没有那个本事掺和当年的事,孙儿也不会放过他们。”朱祐樘道,“不过,母亲毕竟为尊,若想彻底平息此事,孙儿不方便出面。”
周太后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那便由我和皇后出面,明发懿旨。只要你父皇的声名无损,咱们皇家也不会任人谈论笑话,其余诸事皆由你做主。”孙子既然已经退了一步,她也须得退一步,往后的日子才能安安稳稳地过下去。这是她从多年来与儿子相处的经历中,渐渐摸索出来的相安之道。
“有劳祖母与母后。”朱祐樘恭恭敬敬地颔首道。
仅仅过了两三日,皇帝陛下便正式下谕旨:称万贵妃的追谥与迁葬,先帝与朝廷已有定论。万喜等人的罪状也没有证据,况且已经辞官并退还资产,所以无论他们是否曾经助纣为虐,都不再追问。
而周太后与王皇后也下了懿旨:宣称纪淑妃一事已经调查明白,都是外头的无据之言,不必再追究下去。一切流言蜚语,也应到此为止。
由此,不过是几日之间,纪淑妃一案便再也没有人提起了。
作者有话要说: 皇帝陛下:啧,虽然金银少了些,但好歹有珠宝。送给卿卿的礼物get!
王献:_(:3∠)_,陛下,真的全都按皇后娘娘的形制打造吗?
皇帝陛下:当然,去吧去吧,朕还等着给卿卿惊喜呢。
王献:以后要送给其他人怎么办?
皇帝陛下:→ →,除了卿卿朕还能送给谁?
皇后娘娘:是啊,还能送给谁?
王献:_(:3∠)_,我已经死了,师父师兄记得给我收尸。
戴义:呵呵哒
萧敬:呵呵哒
——————————————————————————————————————————
孝宗确实放过了万家人,尽管有杀母之仇,他真的没有迁怒。
性格真的是很好了——也许是太仁慈了一点……
但是我看实录的记述,总觉得有点微妙。想必,周太后与王皇后多少还是给他施过压的……
当然,这是我的臆测啦!
下一章,咱们小张要封后啦!
然后第二卷 结束~
第121章 晋封皇后
作者有话要说: 鉴于很多亲看不到正文,正文放在作者有话说里面,仅这一章防抽,其他章目前反应都是正常的,看不到可能是因为订阅率不足50%的缘故。
——————————————————————————————
一切尘埃落定后,为周太后与王皇后上尊号以及册封皇后的日子已是近在眼前。成化二十三年十月初,周太后被册为圣慈仁寿太皇太后、王皇后被册为皇太后,同时举行上尊号仪式。这时候,先帝留下的嫔妃也纷纷改了称呼。无论是张贵妃、邵德妃还是柏贤妃,都只称“太妃”。她们都随着王皇后一起移宫,住进了被重新命名为“慈寿宫”的安喜宫。
这无疑意味着,属于大行皇帝的禁城已经彻底成为了过去。不仅他的梓宫离开乾清宫停灵在了仁智殿里,他的妃嫔们也离开了东西六宫,未来只能生活在少有人踏足的慈寿宫偏殿中,默默老去。而这座宫殿的真正主人,是登基为帝不过月余的年轻皇帝朱祐樘,以及他即将正式册封的皇后张清皎。
因太皇太后与皇太后上尊号是在同一日,故而受册宝礼、谒谢礼与庆贺礼都重复了两次。作为晚辈,朱祐樘和张清皎都穿着最隆重的礼服,不断地按照礼仪跪拜叩首。不仅仅是他们,太妃、先帝的皇子皇女以及长公主们也都在场,改名为“仁寿宫”的西宫和慈寿宫都因他们齐聚在一起而显得格外热闹。
等到慈寿宫的庆贺礼结束,时候已经不早了。王太后温声对众人道:“这几日且忙着呢,你们都早些回去歇息罢。”大家纷纷颔首,笑着告辞。宫中的礼仪无比繁琐,上尊号礼还没有完全结束,命妇都来不及进贺表呢,皇后册封礼又该来了。连续数日忙忙碌碌,身子骨弱的人怕是能累出病来,可不得抓紧时间好好休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