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起居注_作者:华飞白(712)

  “那他可认罪?”张清皎问。

  “呵,他与刘氏一样,拒不认罪。可那又如何呢?人证物证样样俱全,便是他百般抵赖,也逃不过问罪。”朱祐樘挑眉回答。他不想告诉自家卿卿,那刘氏可是糟心得很,竟然一直嚷嚷着说若能见到皇后就会招认。不过是一个罪恶滔天的犯妇,居然如此异想天开,想见他家皇后?他连这个消息都不想让皇后知晓,免得污了她的耳。

  “那万岁爷打算给他们定甚么罪?”

  “刘氏赐毒酒,钟陵郡王废为庶人。”

  作者有话要说:  mua

  有点卡文啦,不过没关系,我准备看看能不能备战九月的万更

  _(:3∠)_

  第320章 罪有应得

  翌日, 御门听政的时候, 大理寺卿出列禀报此案的审理结果:“钟陵郡王府侧室刘氏, 杀一妾钟氏,又杀郡王子嗣,按例当处斩。不过,经臣等审问, 钟陵郡王不仅坐视爱妾杀人,且还派刘氏家人编造流言中伤皇后娘娘, 强夺民女为妾, 收受贿赂, 干涉钟陵县官职任免, 与卫所过从甚密等等……因钟陵郡王为宗亲, 属于‘八议’之列,臣不敢妄断,还请陛下裁夺。”

  众臣都不曾料到, 这一桩内宅的杀人案竟然会牵扯出钟陵郡王的诸多罪责,而这钟陵郡王处事居然如此不干不净。且不提他造谣中伤皇后娘娘这一项所图的究竟是甚么;单是收受贿赂并能干涉钟陵县官吏任免,便意味着他在当地俨然已经是位土皇帝了;而与当地卫所过从甚密,则更是令人细思极恐。

  “陛下。”首辅徐溥皱起眉来,“干涉官吏任免,与当地卫所过从甚密, 说明钟陵郡王多少已有不轨之心。想来他之所以派人编造流言中伤皇后娘娘,指不定也与此前的郑旺妖言案有关,还望陛下着三司彻查。”都是以编造流言的手段来达成目的, 不得不令人多想几分。郑旺妖言案的主使者一直都查不出来,也许便应在此处呢?

  “陛下。”刘健、丘濬、王恕三位阁老则担忧皇帝陛下因钟陵郡王是宗室长辈而心软,轻轻抬手放过了他,“钟陵郡王已经可决定官吏任免,又与卫所过从甚密,显然已有非分之举!若说是有谋逆之嫌也不为过!虽是宗亲,但犯下如此大罪,绝不能轻易赦免啊!”

  朱祐樘也料不到阁老们对他的果决竟是如此没有信心,扫了众人一眼,淡淡地道:“朕曾经与诸位爱卿说过,改易吏治之风,当从遵守《大明律》与《大诰》而始。卫鞅曾言‘法之不行,自上乱之’,即使是太子犯法,亦与庶民同罪。朕又如何能因着钟陵郡王是宗亲,便赦免他的罪过呢?”

  “不过,钟陵郡王毕竟在‘八议’之列,又是朕的宗族长辈,朕也会酌情考虑一二。”他轻轻地敲了敲龙椅扶手,思忖片刻,道:“刘氏恶妇,犯下杀人重罪,自是须得处死。但她是钟陵郡王侧室,不适合公开处斩,否则必会败坏宗室内眷名声,便改赐毒酒自尽。至于刘氏宗族,献女贿赂钟陵郡王得官为罪一,造谣生事中伤皇后为罪二,家中成年男子杖五十,成年女子杖三十,阖家流放琼州。”

  “钟陵郡王罪行累累,且有谋逆之嫌。看在他是宗族长辈,且并无谋逆实举的份上,便将他废为庶人罢。”思及宁藩的嫌疑未除,将朱觐锥放在眼皮子底下才能安心,他顿了顿,环视群臣道,“虽说历来的规矩,是将犯下大错的宗室子弟发往中都凤阳,令其在高墙中闭门思过。但既然钟陵郡王一家人已经身在京中,便不必再大动干戈发去凤阳了。”

  “陛下的意思是?”

  “朕会选定一处寻常宅邸,内筑高墙,供庶人朱觐锥在内思过。他的家眷也迁居于此,闭门而居。此外,朕会另派一队锦衣卫看守他们。”

  “陛下,此举与祖宗法制略有些不合。”有言官立即梗着脖颈唱反调。

  朱祐樘遥遥地看了此人一眼:“若是将他们送去中都凤阳安置,岂不是白白浪费人力物力?朕认为,给这些犯下大错的庶人耗费任何东西,都是多余的。更何况,若去中都安置,当地还须得从税粮中拨出一份来,岂不是加重了当地负担?在京城,朕倒是可以调用内库来顾全一二。”

  户部尚书闻言,立即无比赞同:“陛下圣明!中都已经负担了数支庶族的口粮资费,还须得重修宫室、打理陵寝,早已是入不敷出了。从各地往中都调度米粮,又难免路途中耗费不少。依臣所见,日后若有宗室犯罪被降为庶人,皆可幽禁当地,而非发往中都。”